优化流程,守护光明——李筱荣教授分享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及慢病管理经验

  • 2023-08-29 17:02:00
  • 240 Views

编者按:玻璃体腔注药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慢性眼底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提出,需聚焦眼底病等重点眼病,完善慢性眼病患者的管理模式。因此,探讨如何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玻璃体腔注药的服务流程,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一定的意义。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牵头,联合国内眼底病领域专家起草制定的《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的建立与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2023年3月在《中华眼底病杂志》上正式发布,在Retina China 2023盛会上,“共识”的牵头人、核心撰写专家李筱荣教授分享了共识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至今为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基于该共识开展的慢病管理所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医院更好地进行常见慢性眼底病管理指明了道路。


目前我国眼底病诊疗有四大痛点:患者去医院次数多、在医院待得久、注药排不上号、诊疗流程太复杂。对于患者来说,一方面由于医院床位紧张,治疗预约需要长期等待,无法得到规范化治疗;另一方面患者在医院待得久、就医流程复杂,也会影响患者的就诊体验及治疗意愿。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因玻璃体腔注药这种简单的手术操作入院,会占用大量临床资源,繁冗的住院手续也降低了医院的服务效能。因此,临床亟需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服务模式提升诊疗体验,加速服务效率。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优化院内流程,开启诊疗便捷新模式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于2020年7月率先建立了独立的玻璃体腔注药中心,进行集中的一站式管理,减少了患者的服务半径,大大提升了玻璃体腔注药的效率(图1)。

图片

图1. 玻璃体腔注药中心管理流程图

一站式管理打通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五大关键环节,缩短了诊疗流程,压缩了就诊时间,患者1小时便可完成出入院流程(图2)。目前全国已有超200家医院实现了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良好效果已经得到初步体现(图3)。

图片

图2. 一站式管理打通五大关键环节

图片

图3. 项目调研显示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已取得良好效果


慢病管理融入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流程,助力高效规范化诊疗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优化了患者在医院内的就诊流程,但临床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⑴患者在就诊时常会询问许多价值度低的基础问题,并且咨询时常表达不清晰或不完整,导致就诊效率很低;

⑵患者信息存档不完善,关键信息遗漏,眼科设备数据分散,病例信息组合困难,这些原因导致眼科医生想要回顾总结病例信息时难以收集相关资料;

⑶非亚专科的患者占用号源等原因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复诊。

正因存在以上困扰,李筱荣教授团队开启了探索之路,希望能够探索出一种模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院外服务、医患就诊过程更加高效、医生观察病例变得更加容易,提升科室对患者的影响力。

经过一番探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将慢病管理融入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流程,实现院内服务整合(图4),院外通过4大模块探索满足医院的慢病管理模式(图5),目前已初见成效。

图片

图4. 双项目平台融合,实现院内服务整合

图片

图5. 院外4大模块探索


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底慢病管理经验分享

经过一个季度的使用探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慢病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管理数量大幅提升,患者活跃度趋势良好,随访与规范复诊率高于常规(图6)。

图片

图6.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慢病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李筱荣教授总结了医院目前的四大管理经验:

患者教育:目前形式为定制眼底专属科普材料,以听为主,看为辅,不同适应证匹配不同的材料库,每位患者和家属一起每周学习 2 篇,3 个月学完;

病例整理:目前方法为注药中心护士交待患者拍照给医助,远程医助整理好关键指标,形成就诊概要。患者就诊时,医助提前发送病例情况给医生,患者也可以主动出示给医生。所有资料形成病例库,医生需要做分析时,可以通过特征进行病例搜索,也能一键收藏关心的病例;

院外患者互动:目前方法为远程医助回答常规问题,复杂问题由科室医生回复。每周二举行空中诊室活动,医助提前收集本周需要专业回复的咨询,活动中逐一拉患者进小群,并记录完整回答,纳入患者的诊疗病历;

患者复诊随访:随访规则为基础治疗针内,每次打针后 3 周复诊;PRN 期间,前 3 个月每月复诊一次;后续疗效不错的,每 3 个月复诊一次。系统根据随访规则生成提醒,医助按照提醒电话联系患者并协助患者进行挂号预约。

小结: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将慢病管理与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流程相结合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相信随着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推广,一定能为更多眼底病患者提供便捷条件,帮助他们获得规范化的眼底诊疗,为患者筑造更为光明的未来。

图片

李筱荣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李筱荣,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天津市名医、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眼科分会常委,新加坡眼科研究所高级临床科学家。李筱荣致力于眼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眼病的防治与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15年全国眼底病十大进展之一,2021年全国眼科学十大进展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8项,在国内外顶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400余篇,包括SCI文章100余篇(均通讯作者)。亚太眼科学会(APAO)授予防盲治盲方面国际奖项3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级专利18项。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34部,2016年作为主编编写国家卫计委“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眼病学》。自1998年至今,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11人,博士研究生74人,博士后4名,目前出站2名。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