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乳主控液流系统:精致手术,护航视力迅速恢复

  • 2021-03-08 15:35:00
  • 831 Views

 编者按:现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微创、安全、高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在获得更好视觉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眼内组织的扰动。为进一步增强对超声乳化这一过程的把握,助力术后早期视力快速恢复,超乳主控液流系统横空出世。与重力控制液流相比,主控液流对于眼内液体流量和压力的控制更加精准,为术后视力快速恢复创造了更佳条件。近期,大庆油田总医院刘洋教授团队就超乳系统的主控液流和重力液流两种不同灌注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更为量化、全面、客观的评价主控液流系统的优势,结果发表于《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Centurion超声乳化主控液流系统:匠心之作,超乳过程稳定性的极致追求
 
虽然并发症日益减少,但超声乳化这一过程仍然是现代白内障手术中风险较高、对组织扰动较大的环节。超声能量释放、眼压的波动、前房容积的急剧变化等,均可能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切口愈合、角膜内皮损伤等[1]。如何维持超乳过程的稳定性成为超声乳化仪器和手术医师的共同考验。爱尔康研发团队在Centurion超声乳化系统基础上,改变传统的重力灌注控制眼压模式,采用主控液流系统和低顺应性的集液系统,一方面缩短负压上升时间,减少眼压波动,同时提高超乳能量的应用效率,减少能量的分散[2],达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刘洋教授团队的研究则更详细客观地对主控液流和重力液流两种不同灌注系统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应用带来更好的指导。
 
研究证实,Centurion型超声乳化系统手术中,应用主控液流效果优于使用重力液流者。
 
研究陈述
 
研究回顾了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257例(286眼)的临床资料。所纳入者均为根据Emery-Little晶状体核分级为II~IV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并要求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00个/mm2,前房深度≥2.5mm,眼轴在21mm~25mm之间[3]。主控液流组129例(146眼),重力液流组128眼(140眼)。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位资深手术医师,使用Centurion超乳仪完成
 
手术操作:两组手术时仪器设置如下(表1)
图片 
其他操作(切口位置、所使用粘弹剂、植入晶体等)及术后管理两组一致,均参照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
 
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并比较。比较项目包括:
 
术中:手术耗时、术中负压上升时间,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累计释放能量、使用灌注液容积、浪涌次数
 
术后:术后1天视力、眼压、角膜情况;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损失数量
 
主要结果
 
1、主控液流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累计释放能量、灌注液容积、浪涌次数均显著低于重力液流组;
 
2、主控液流组术后1天角膜水肿程度及视力均优于重力组;
 
3、主控液流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数量显著低于重力液流组(表2) 。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结果
图片 
精准控制,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助力手术更安全、高效
 
对于超声乳化过程的控制可以说是手术中最重要的一环,高效、安全、平稳的完成这一过程,并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是由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目标眼压设置过高可能造成对眼内组织的潜在损伤,而降低目标眼压的设置又可能增加超乳过程中浪涌的产生和前房容积的变化,加重前房的不稳定,增加手术难度和出现后囊破裂等并发症的潜在风险[4],是手术中的一大矛盾。负压、液流的控制又决定了是否能将超乳释放的能量充分利用,并防止弥散的能量损伤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主控液流系统显然能够更好的维持和控制这一过程中眼内液体的平稳流动,助力手术获得更佳效果。
 
该研究表明,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术中能量利用更为充分,超乳过程更为平稳,实时监测眼压,使其控制在±4mmHg范围内,同时降低超乳能量对眼内组织尤其是角膜内皮的损伤,进一步助力超乳过程的平稳、安全进行,和术后视力的迅速恢复。
 
专家简介
图片 
刘洋 教授
大庆油田总医院
眼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留加学者
大庆市医学会眼科主任委员
国内知名白内障超声乳化专家
曾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进修深造
熟练操作白内障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擅长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尤其对复杂性白内障手术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人工晶体设计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受聘为Alcon公司和强生全视公司的白内障专家顾问,以讲者身份多次组织承办全国性的白内障专业学术会议
作为黑龙江省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先行者,开展了大量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科研和实践,带领的大庆油田总医院眼科在屈光性多功能人工晶体的应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走在东三省的前列
在东北三省最先开展了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率,彻底解决了以往住院一床难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Tsinopoulos IT, Lamprogiannis LP, Tsaousis KT,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a risk stratification system. Clin Ophthalmol 2013;7:895-9.
[2] Malik PK, Dewan T, Patidar AK, et al. Effect of IOP based infusion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balanced phaco tip on 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 and estimated fluid usage in comparison to gravity fed infusion in torsional phacoemulsification. Eye Vis (Lond) 2017;4:22.
[3] Pahlitzsch M, Pahlitzsch ML, Sumarni U, et al. Can we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modern cataract surgery by using different tip designs? A comparison of balanced and tapered tip in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and manual phacoemulsification. Clin Exp Ophthalmol 2018;46(1):35-45.
[4] Sharif-Kashani P, Fanney D, Injev V. Comparison of occlusion break responses and vacuum rise time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systems. BMC Ophthalmol 2014;14:96.
 
CN-CNT-2100019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