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九月,学术殿堂流光溢彩。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在这场眼科界的年度盛宴中,活力四射 多见广识——超广角多模态眼底影像新技术研讨会也同期成功举办,耀视医疗以其创新科技引领潮流,携全新力作“耀·星海”系列旗舰款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LO)Yetsea 300闪耀登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耀·星海”系列激光扫描检眼镜利用先进的共聚焦扫描技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广度捕捉眼底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诊断依据。该系列中的旗舰款Yetsea 300,更是多番升级革新后的翘楚之作,展现出了耀视医疗卓越创新能力和坚实的研发实力。《国际眼科时讯》特攫取超广角多模态眼底影像新技术研讨会的精华内容,并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明威教授进行专访,共同深入探讨耀视Yetsea 300的重要临床价值。
以创新为翼,超广角多模态眼底影像新技术引领眼底检查新纪元
解锁多模态眼底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具有分层成像、高分辨率、光照舒适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而且激光越长穿透力越好。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敏教授介绍,耀视Yetsea 300在国内设备中首次实现了红、蓝、绿、红外四色激光同步成像,能够清晰分层显示视网膜的精细结构。一次扫描即可获得五重影像,让病变无处遁形。另外,耀视Yetsea 300通过多激光共聚焦技术,实现了单次扫描即可拍摄168度的视网膜范围,图像接近真彩,有助于周边病变的检出,并展示病灶在不同层次上的改变,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情。多模一体的设计,可横向对比不同影像模式中的病灶表现,同时降低不同设备操作和患者配合的误差,缩短患者移动曲线。多激光扫描图像合成彩照,其成像特点与使用激光的波长、图像合成的算法有关,不同设备间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需要结合其它检查进行疾病诊断。总而言之,超广角多波长成像在黄斑部疾病、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外伤、周边部视网膜变性等眼底疾病的精准诊断、分期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浅谈不同波长激光分层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邵蕾教授从眼底成像发展的历程讲起,指出不同波长激光分层成像技术为眼科医生提供了眼底各层的高清图像,精准助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病情监测。cSLO凭借其免散瞳、强穿透力及高清成像等优势,成为多种眼底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为患者赢得治疗先机。该技术深入脉络膜成像,强化脉络膜疾病诊断能力,且能动态记录眼底变化,有效区分玻璃体与视网膜病变。随着技术进步与临床应用的深化,cSLO技术将展现更多临床价值,引领眼科诊疗新变革。
主席点评
魏文斌教授:共聚焦四激光分层扫描技术聚焦于扫描面积与分层诊断两大核心,为眼底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耀视Yetsea 300可实现超广角成像,单次扫描覆盖168度视网膜范围,呈现约90%的眼底区域。同时,借助多波长激光扫描,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结构,实现精确的分层与鉴别诊断。作为一套综合影像诊断系统,其设计贴合临床实际需求,有望在眼底病筛查和精准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明威教授:近年来,国产影像设备取得显著进步,以耀视等品牌为代表,在图像清晰度、扫描深度及实时成像速度等方面已超越部分进口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耀视Yetsea 300通过多模式影像创新,多波段分层扫描,丰富了影像诊断的内涵。在临床应用方面,该技术主要用于四大场景:一是影像资料的存储与后续分析;二是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三是指导治疗方式选择;四是病情追踪与预后判断。总体而言,国产设备不仅在技术上实现跨越,其多模式影像系统更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明威教授深度访谈,历数耀视Yetsea 300的重要临床价值
共聚焦四激光:立体化洞察引领眼底病诊断革命
四激光共聚焦技术是耀视Yetsea300的核心创新点之一,它通过同步激发不同波长激光,实现了视网膜浅层-深层-脉络膜的多层次结构同步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眼底不同层次的病变,如微血管瘤、新生血管、脉络膜息肉等关键病灶;同时凭借激光点阵扫描减少了散射光干扰,有助于提升微小病灶(如直径<50μm的微血管瘤)的检出。这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的层次位置及相互关系,也有可能将诊断模式从“单层次孤立分析”推向“多层次关联验证”。而耀星海Yetsea300的多模式一体化设计,集合彩照、单激光成像(B/G/R/IR)、自发荧光、FFA和ICGA等多种超广角成像模式,这种范式升级尤其适用于PCV、AMD等需多层次关联分析的复杂眼底病,大幅提升了诊断精准度与效率。这不仅是成像范围的扩展,更是影像学诊断思维的革命。
耀视Yetsea300,开启眼底病筛查网络的新纪元
眼底病的筛查对于慢病管理极其重要,在基层进行眼底筛查普及是非常迫切的。传统眼底检查设备存在三大瓶颈:一是依赖专业技师操作,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体检中心)难以配备专职人员,导致“设备有但用不了”;二是检查流程复杂,单次耗时10~15分钟,患者(尤其是老年、儿童群体)配合度低,容易出现“检查做一半就放弃”的情况;三是设备成本高、维护费用贵,基层机构“用不起、不愿用”,形成了“设备闲置-筛查停滞”的恶性循环。而Yetsea300通过“全自动扫描+超广角成像+一键式操作”的技术组合,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医护人员经短期培训即可独立完成操作,彻底摆脱对专业技师的依赖,让“社区护士也能做眼底筛查”成为现实;单次检查时间缩短至3-5分钟,相当于传统设备的三分之一,显著提升了患者依从性,解决了“检查难坚持”的问题。尤其对需要定期复查的慢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真正实现了“基层能筛查、筛查能覆盖、覆盖能见效”的慢病管理目标。未来,若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将显著提升新设备的性能,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耀视超广角SLO打破了进口品牌在超广角眼底成像领域的技术垄断,其性价比优势将推动基层医院眼底病筛查能力的提升。从行业角度看,它标志着我国眼科设备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而年轻医生在接触这类新兴的眼底影像技术时,需要注意避免“为技术而技术”,需明确三点:一是要避免过度依赖设备而忽视临床查体;二是要理解激光扫描与光学成像的成像差异,避免图像解读失当;三是要建立影像-临床关联,将超广角影像与患者病史、其他检查(如OCT)结合分析,避免“看图说话”。通过将影像学发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相整合,将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眼底疾病,从而提升年轻医生的综合诊疗思维能力。
总结
耀视医疗一直秉持“为每一双眼睛带来明亮与希望”的使命,不断探索、创新,力求以科技创新为翼,以医疗需求为导向,成为全球信赖的眼健康解决方案领导者。期望耀视Yetsea 300能够为中国眼科医疗注入全新的活力,帮助中国眼科医生实现更高效的诊疗流程,助力患者获得更安全更舒心的诊疗体验。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