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S速递丨近视激光手术对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影响的探索研究

  • 2021-11-24 16:28:00
  • 1183 Views

 编者按:2021年第39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协会大会(ESCRS 2021)于当地时间10月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召开,为眼科学者带来一场盛大的白内障与屈光学术盛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选择近视激光手术治疗的人群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他眼科手术的术前考虑和术后影响。为探索近视激光手术对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的影响,学者们潜心进行了很多研究。此次ESCRS 2021会议中有幸分享到现阶段所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近视激光术后多焦点IOL植入术
 
现阶段,角膜屈光术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相关研究较少。为探索近视激光手术对多焦点IOL植入术后视力的影响,并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西班牙ROSARIO COBO-SORIANO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随访指标包括CDVA、UDVA、UNVA、安全性和有效性、屈光参数以及晶体切除术后加固术和YAG激光切开术发生率。
 
研究结果中,68%研究对象平均CDVA (0.03±0.04)、UDVA(0.08±0.06)、UNVA(0.15±0.14)、 MRSE(-0.34±0.3D),89%研究对象存在±0.5D~±1.0 D偏差。17%行晶体切除术后加固术,13.7%行YAG激光切开术。
 
结论
 
比较各分组结果发现,曾接受过近视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植入多焦点IOL后,即使之前屈光度数偏高,术后也可取得良好的视力结果。
 
FS-AK治疗PKP后高残留散光的远期疗效
 
为评价飞秒激光角膜切开术(FS-AK)在角膜移植术(PKP)后的远期疗效,加拿大Michael Mimouni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行穿透性PKP或深度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后出现散光而接受FSAK治疗的患者。分别收集1月、1年、5年、10年的角膜曲率、未矫正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进行对比。
 
研究发现,FSAK术后1个月,角膜曲率从9.0±3.9D显著降低至4.74±3.05D (P<0.001)。此后10年,所有患者的角膜曲率均明显降低。FSAK术后,logMAR UCVA从1.22±0.49D提高到0.85±0.53D(P <0.001),logMAR BCVA从1.04±0.56D提高为0.48±0.44D(P <0.001),且术后10年保持稳定。 
 
结论
 
采用FSAK治疗PKP或DALK术后的散光,角膜曲率可显著降低,且UCVA和BCVA可明显改善,效果稳定。
 
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的影响
 
为分析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反应的影响,西班牙马德里Montserrat Garcia-Gonzalez教授及其团队利用视网膜电成像技术(pERG)进行了一项纵向、前瞻性和观察性的探索性研究。研究中纳入了24例平均年龄为35.79±9.9岁的接受FS-LASIK治疗的健康近视患者,记录行FS-LASIK术后16小时和1月的pERG变化,并分析幅值(μV)、幅值(D)、幅值/幅值比和信噪比(dB)。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者术前平均屈光度为-2.69±7.6D(球镜)和-0.38±0.40D(柱镜),平均手术时间为56.88±7.6S。FS-LASIK术后16小时与1个月相比,低对比度显示幅值从1.21±0.2μV增加到1.39±0.29μV,而其他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FS-LASIK似乎可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的轻度暂时性缺失。术后16小时pERG幅值轻微下降,1月后恢复正常。
 
微创远视经上皮PRK (mhPRK):一项新技术的2年临床数据研究
 
微创远视经上皮PRK (mhPRK)是一项微创、快速恢复远视的PRK新技术。为评估该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腊雅典Anastasios John Kanellopoulos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16例24只远视眼行mhPRK治疗,利用OCT计算角膜上皮数量,并测量球镜屈光度变化。随后记录术后24个月的视力、CDVA、UDVA、屈光度、术后疼痛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和角膜上皮数并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平均远视SE为+2.46D(+0.75至+3.25),平均散光为-1.42D(-0.50~-2.75),术后疼痛平均评分为0.27±0.15(0~4分),第24个月时UDVA为20/20(20/25~20/15),剩余屈光度为-0.18D、球镜为+0.15D、柱镜为-0.42D。
 
结论
 
这些数据表明,mhPRK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远视激光矫正视力的替代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mhPRK可明显减少术后不适,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再生,有助于早期术后视力恢复。术后效果优于LASIK,且术中安全性可能更好。
 
角膜基质内飞秒切削术治疗老视后白内障手术的屈光转归
 
飞秒激光治疗老视后再行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仍有待评估。为探索其相关性,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视力矫正研究中心Tadas Naujokaitis教授对曾行IOL植入术后再行角膜基质内飞秒切削术(INTRACOR)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该研究中,记录术前屈光度数和IOL度数,以及白内障术后≥4个月的屈光度、视力、离焦曲线、角膜地形图、眼像差、前节OCT。
 
研究结果中,行INTRACOR治疗后0.7-5.2年再次行白内障手术;术后≥4个月,UDVA范围为0.08-0.60 logMAR,CDVA范围为-0.02-0.14 logMAR。不同IOL计算公式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
 
INTRACOR术后中央角膜变陡可能会影响K值,进而导致IOL数值偏低。INTRACOR术前生物测定或可改善术后屈光结果,其影响力还需进一步研究进行评估。
 
4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眼部生物学参数测定
 
为评估欧洲儿童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性别对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影响,西班牙莱比锡文明疾病研究中心拉尔夫·迈克尔教授对1907名4-17岁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中记录右眼的生物学参数并进行分析,包括眼轴长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房水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玻璃体深度。
 
研究结果显示,4岁女孩的眼轴长度平均比男孩短0.63 mm,到14岁时眼轴长度增长速度与男孩相同;10岁时男孩与女孩眼轴长度相同。中央角膜厚度男女无明显差异。女孩角膜曲率在4到10岁之间有所增加,而男孩的角膜曲率保持不变。从4岁到10岁,女孩和男孩房水深度以同样的速度增加。4岁到11岁女孩晶状体厚度逐渐降低,4岁到12岁男孩晶状体厚度逐渐降低。
 
结论
 
女孩的眼轴长度生长比男孩晚4年左右,房水深度的增加与从4岁到10岁晶状体厚度的减少相匹配,女孩11岁和男孩12岁时达最小晶状体厚度值,所有与光学相关的眼部组织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该数据或可作为评估中欧儿童眼睛生长的标准值,并将为监测未来屈光不正的发展提供基础数值。
 
科学向前跨出的每一步都是经过长期反复、不断探索所得出的经验凝聚。漫漫长路,会有迷茫,会有偏离,但终将迎来光明。飞秒激光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福利,其后期随诊和对其他手术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