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中国之声丨逆流而上、破局创新,魏文斌教授团队全球首次定义脉络膜骨瘤血管形态!

  • 2022-01-22 20:52:00
  • 2166 Views

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在医学眼科领域亦是如此,对眼科疾病的创新研究与发现,代表着我国眼科综合实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在某些领域甚至迈向“领跑”地位,不仅彰显我国的眼科硬实力,更提升了我国眼科在国际眼科领域的权威话语权。近期召开的AAO2021会议上,我国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团队报道了关于脉络膜骨瘤真实血管形态的科研成果,这是全球首次定义脉络膜骨瘤血管形态,在国际领域都属于极其领先的突破,引起国际眼科专家的广泛关注。为此,《国际眼科时讯》特别邀请到魏教授,就脉络膜骨瘤这一疑难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难点,此次的科研突破及对科研创新的感悟进行了详细介绍。  

 
脉络膜骨瘤,眼科临床的难解之谜
 
在眼科领域,脉络膜骨瘤属于一种罕见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居多,部分患者双眼同时患病。尽管它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并不高,但由于发病部位特殊,病灶常居于眼球后极部,对视功能造成极大威胁。同时在肿瘤进展的过程中,往往合并新生血管(CNV)的生长,黄斑区CNV的发生将导致视功能进一步下降,严重者甚至致盲。
 
目前,临床上通过超声、荧光造影检查、CT等影像学技术,发现脉络膜骨瘤有其特有的一些形态学表现。然而由于其实质为骨组织,对很多影像学检查有屏蔽效应,目前很难捕获其活体的病理组织学形态。故出于该疾病的特点、医疗技术和检查设备的限制,当下眼科医生对脉络膜骨瘤的具体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活体状态下血管和组织之间的特征、发病机制、进展规律等方面的认知十分有限,也由此对其诊断和治疗带来诸多困难。目前为止,针对脉络膜骨瘤,临床上尚无有效的干预策略来阻止其疾病进展。仅可通过OCT检查及时发现CNV,并通过抗VEGF治疗,使部分患者的视功能有所挽留。
 
“束手无策,那种眼睁睁看着患者疾病进展,直至失明,却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人非常心痛。”
 
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攻“大难题”,这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大无畏精神,也是中国眼科传承下来的坚定信念。故魏教授团队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脉络膜骨瘤的研究,希冀通过对结构的观察,深入了解活体状态下其组织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进而探索其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特点,从而找到有效的干预方法,使患者避免失明。
 
千凿万击、终有所获:全球首次定义脉络膜骨瘤为海扇状血管网络(SFVNs)!
 
由于脉络膜骨瘤的骨组织非常致密,在影像学检查成像过程中的折射和屏蔽效应对其血管观察造成较大干扰,导致以往的影像学技术很难清晰观察到其血管形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突破,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OCT设备的辅助下,魏教授及其团队周楠博士对脉络膜骨瘤的血管形态进行了反复大量的观察。新型OCT对脉络膜骨瘤的穿透力强,血管形态分辨率高,再加上人工智能算法的辅助,终于在活体中很好地还原了脉络膜骨瘤的真实血管形态,无论是钙化区还是脱钙区,均能清晰显现肿瘤当中的血管形态。这个结果使团队为之振奋,如同迷雾散尽,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清晰映于眼帘,也让大家认识到脉络膜骨瘤并非如既往影像学所提示的那般是无规律性的血管形态。
 
脉络膜骨瘤与人的五指形态很类似,更细致一点,其血管形态如同海扇般。在海底世界探行时相信大家都观察到过海扇的形态,虽然其枝繁节冗,但整体形态上是有规律性的生长,以根部为基,扇状扩张,最终形成扇形。脉络膜骨瘤的血管形态与海扇无异,故魏教授团队将其形象地命名为海扇状血管网络sea-fan vascular networks(SFVNs)。这是全球首次定义脉络膜骨瘤的血管形态,且此形态并非个例,魏教授团队在三十多个病例当中、每位患者的不同部位均观察到SFVNs,捕捉到脉络膜骨瘤的精髓之处,率先一步加深了对此疾病的了解。
图片
海扇
图片
脉络膜骨瘤的海扇状血管网络
 
目前关于脉络膜骨瘤的一切都谜团重重,诸如: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此肿瘤的发生与生长?
 
脉络膜骨瘤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征和进展规律?
 
其并发症的出现与肿瘤本身的病理改变有何关联?
 
”SFVNs为解开这些谜团提供了有力的着力点,在疾病的监测与随访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帮助眼科医生寻求干预该疾病的方法,阻止疾病进展和并发症对视功能带来的严重影响。“魏教授指出,SFVNs为未来深入研究脉络膜骨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感悟:医工结合,成就医疗科技创新境界
 
科研创新不断推动和促进人们对疾病的理解,从而寻求更佳的诊治策略,使得很多疑难眼疾获得治愈的机会。眼科临床医生不仅要担负临床诊疗工作,同时还肩负医学科研创新的重任,魏教授团队此次的科研突破,对我国眼科学者而言,是一次非常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消息,代表着我国眼科科研水平在又一个新的领域领跑国际前沿。
 
谈及此次的突破,魏教授表示,这次的成功体现了“医”“工”密切结合的重要价值。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大量接触与观摩病例,总结归纳出临床的难点与瓶颈,但是如何深究其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和干预手段,需要“工”方来提供先进的设备和药物,推进对疾病的认知,并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医工结合,能够推动眼科临床发展,敦促临床医师去做更深入的研究,使更多疑难眼疾“真相大白”。同时,临床疑难问题对“工”方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促使检查诊疗设备不断升级、优化、改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进一步促进医疗科技的飞跃式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服务。在此,特别感谢周楠博士与彭先兆博士在此次对脉络膜骨瘤的突破性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医工结合是双方互惠互利、互促成长、互相成就的重要途径。期待未来通过更紧密、更有效的医工结合,为脉络膜骨瘤及其他疑难眼疾带来更多突破,最终惠及万千受困于眼疾的患者,使大家在光明视界中,人人都活出生命的辽阔!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