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O中国之声丨潘哲博士、王亚星教授: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 2022-05-02 16:26:00
  • 4582 Views

 编者按:继发性视网膜劈裂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分离为特征,部分视网膜劈裂患者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发展为黄斑裂孔并伴有视网膜脱离,从而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然而,视网膜劈裂由于其症状隐匿性,常常被忽略,相关研究较为少见。2022年,ARVO会议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亚星教授团队对高度近视人群中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OCT下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分析,并由研究作者潘哲博士分享了此项研究。

图片
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2011年北京眼病研究50岁以上正常人群,平均年龄为64.6 ± 9.8岁。参与者均接受了详细的全身及眼科检查,包括OCT检查,以黄斑中央凹为中心的30×25°的扫描。
 
研究结果
 
在129人的213只高度近视眼(屈光度≤ -6D或眼轴长度≥ 26.0mm)中,36人(48只眼)中发现视网膜劈裂,研究表明视网膜劈裂在高度近视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7.9%(按眼患病率为22.5%)。同时该研究还发现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视网膜劈裂患病率明显增加。
 
根据视网膜劈裂累及视网膜的位置,中心凹区发现视网膜劈裂16只眼(33.3%,红框,中心凹线(紫线)上下各5条扫描线),同时发现31只眼的视网膜劈裂 (64.6%)位于中心凹上方区域(橙框,位于中央凹区域上方)。在中心凹下方区域(蓝框,位于中央凹区域的下方)可见到 31眼患有视网膜劈裂(64.6%)。
图片
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发现,发现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和更高的屈光度(P<0.045;OR,0.82;95%CI,0.68,1.00)和更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P=0.004;OR,0.99)95%CI, 0.98, 1.00)明显相关,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每降低100μm,视网膜劈裂患病率增加1.5倍。
 
图片
研究结论
 
在中国5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中,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为27.9%。屈光度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此外,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可能在视网膜劈裂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图片
小结
 
该研究是全球首次在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对视网膜劈裂患病率的报道与分析,研究结果对高度近视继发视网膜劈裂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图片
潘哲
 
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博士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取得眼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科研领域为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曾以第一作者在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Molecular Vision等重要期刊发表论著,目前担任多篇国际期刊审稿人,曾在2021年美国眼科视觉年会上论文发言,被选为热点话题“hot topic”。
 
作者简介
 
王亚星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同仁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及德国海德堡大学取得眼科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进行青光眼研究工作。科研领域为青光眼形态学、生物力学以及人群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课题,目前担任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及EYE等国际杂志编委。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