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陈有信教授专访:欲借长风乘势起,敢凭豪气弄潮来

  • 2023-04-06 15:09:00
  • 1095 Views

编者按: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怀揣着希望与光明,2023年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年会于3月18日~19日隆重举行,为我国眼科学工作者奉上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国际眼科时讯》特邀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主任,分享此次会议的亮点,共谋眼科未来之路。

一大特点、四大亮点,齐心共筑光明梦

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师分会年会每年都举办,前三年基本以线上会议为主。去年12月份,抗疫获得了巨大胜利,会议转变为以线下为主、结合线上,这是此次会议最大的一个特点。此外,陈教授重点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四个亮点:

一、顶级专家互动,共享学术前沿。延续既往的学术安排——全体大会演讲,特邀国内各个领域顶级的专家介绍本领域的前沿进展,如范先群教授的“眼眶神经纤维瘤手术治疗”、王宁利教授的“青光眼研究方向和挑战”、叶娟教授的“眼睑肿瘤手术切除与重建”、王雁教授的“生物力学与眼内压的相关研究”等,相关内容均为学术前沿,这也是每年会议的一大亮点。

二、京津冀论坛,跨地区观点碰撞。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交通便利,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师分会年会每年都会举办京津冀论坛,天津、河北、北京的眼科专家共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

三、与时俱进,人工智能论坛崭露头角。除眼科学术论坛外,今年特别筹备了人工智能论坛。邀请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成绩突出的大咖,如林浩天教授、张铭志教授等,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科技企业,共同探索当下最先进技术。陈教授提到,近日特别热门的“ChatGPT”,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甚至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行为、学术业态等多方面,值得人们高度关注。不久前,陈教授参加了北京市科委召开的专题专家咨询会,其中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是如何应对ChatGPT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和学校在相关领域进行钻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度推出的“文心一言”,表现十分出色。

四、人文医学论坛,做有温度的医学。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其服务对象是人,且无论是医生、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都离不开人文。故医学应该是有温度的科学。医生是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一定有人文需求,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故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师分会年会增加了人文医学论坛,聚焦眼科医生,争取做有温度的医生。

观中国眼科AI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眼科AI在我国才发展了五、六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极快。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至少六项眼底影像筛查软件获得国家批建。这表明眼科AI的相关研究结果已落地,并非停留在论文阶段。不可否认,论文发布非常重要,我国眼科界专家在国际顶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著作。相对而言,获得三类的医疗器械证更为重要,因为科研的最终目标还是落地,是应用到广大患者身上,实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提高效率。我国眼科医务工作者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在此情况下,如何弥补农村和城市、东部和西部、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之间的差距?陈教授提出,可借助于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相关技术。虽然我国在AI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我国在ChatGPT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

我国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如芯片问题,限制了我国进行大模型、多模态的人工智能研究。

如何推广眼科AI。当下人们对于眼科AI认识不足,对于产品如何定价、产品是否可以纳入医保等问题,有待在政府指导下推进完善,促使AI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眼科AI面临重重挑战,陈教授始终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此时,更需要锚定奋斗目标,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知难而进,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体系的建立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简称PCV。1982年,美国Yannuzzi教授在一次黄斑学会的会议上首次描述了PCV;1990年,Yannuzzi教授首先于Retina杂志上正式发表文章,将其正式命名。从PCV命名到现在,人们对PCV的研究仅有三十几年,却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今已明确知晓,PCV是亚洲地区常见的眼部疾病,或者说PCV是有色人种常见的眼部疾病;PCV危害非常严重,可导致眼底出血,甚至失明;PCV极易复发。

PCV是严重危害视觉健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关于PCV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个亚型或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眼科界仍存在争议。陈教授认为,PCV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初见成效:

从临床现象、体征、影像学诊断等方面入手,探寻PCV与AMD的区别点,如脉络膜厚度、影像学特征。

在无创PCV诊断(非ICGA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通过眼内液及血液生物标志物,如房水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研究,对PCV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一系列可能参与PCV发病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在猴、兔子及小鼠身上分别进行动物模型实验,成功构建涡静脉回流受阻疾病动物模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研究,陈教授团队发表了数十篇文章,首次提出了“PCV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涡静脉压力增高相关”的理论,获得了“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眼健康事业向前迈进,从“防盲、治盲”向“全生命周期眼健康”转变

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眼健康,就没有全民健康。随着人们对全民健康的愈加重视、人均寿命及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率显著提高,眼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眼睛是人的第二生命,人视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每天接触的各种信息,包括看电脑、看手机等都是通过视觉实现的,故眼健康非常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卫建委亦高度重视眼健康,制定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从防盲、治盲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仅要防治盲,更要看得好、看得清、看得舒适。包括不限于关注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关注年龄相关眼病,关注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相关性眼病,关注遗传性眼病,全面推进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建设。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