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O 2023丨神经眼科研究鉴赏: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 2023-03-01 20:39:00
  • 827 Views

编者按:


神经眼科学是一门临床交叉学科,是眼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早在19世纪,欧美的神经眼科医师就逐渐开始了神经眼科临床工作;近几十年,我国神经眼科学发展迅猛,与国际接轨,逐步走向了世界前列。近日,第38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 2023)上,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神经眼科专业学者们齐聚一堂,共享最新研究与进展。小编特摘取FREE PAPERS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鉴。


血浆置换(PE)治疗视神经炎(ON),疗效如何?

第一作者:Shaoying TAN

共同作者:Junxia FU


研究目的:Shaoying TAN教授团队开展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价PE在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ON(AQP4-ON)、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的ON(MOG-ON)以及AQP4和MOG抗体双血清阴性的ON(D-O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比较最严重发病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1天、PE治疗前1天、PE治疗5个周期后及随访1、3、6个月时的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对各视力分级的患眼比例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ROC曲线分析视力改善的预测因素。


研究结果:
  • 122例患者共124次ON发作:95例AQP4-ON患者共96次ON发作,经5个周期PE治疗后,平均logMAR BCVA显著提高并保持稳定(校正P<0.001);6例MOG-ON患者中共6次ON发作,2例BCVA改善;21例D-ON患者中共22次ON发作,BCVA无显著改善(P=0.659)。
  • 结合既往ON发作次数和PE治疗时间窗,预测BCVA提高≥2分的准确率为74.7%。
  • 结合PE治疗前的logMAR视力和PE治疗的时间窗,预测视力恢复到1.0logMAR的准确率为83.4%。

小结:PE治疗可有效改善AQP4-ON患者的视力预后,但对D-ON患者的疗效有限。早期治疗增加了视力改善的可能性。



中国鼻咽癌患者接受高剂量放射治疗后,是否增加了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的风险?

第一作者:Noel CHAN

共同作者:Carol CHEUNG, David JOHNSON, Ka Wai,KAM, Chun Yue, Andrew MAK, Ho Ming WONG


研究目的:Noel CHAN教授团队分享了其有关中国鼻咽癌患者接受高剂量放射治疗后临床和亚临床RION研究,旨在确定鼻咽癌高剂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临床表现和亚临床RION的风险。


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接受54Gy IMRT的受检者的临床和眼部影像学资料,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 18例(36只眼)受检者平均年龄59.岁0±13.4岁,平均接受IMRT 6.9年。10例(55.6%)患者接受了35次70Gy治疗,其余患者接受了33次69.96Gy治疗。

  • 临床表现为RION的发生率为2.8%。排除临床性RION患眼后,受照射眼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和下视乳头周围pRNFL明显变薄(P=0.003,P<0.01)和黄斑神经节细胞丛状层(GCIPL)(均P<0.001)。

  • pRNFL下象限、GCIPL颞下象限、颞下视盘周围血管密度(PPVD)与最大剂量(Dmax)、Dmax-0.03cc、Dmax-2%体积(D2%)、平均剂量(EDQD-2)和生物等效剂量(EDQD-2)显著相关(均P<0.05)。


小结:该研究表明pRNFL厚度显著减少可能继发于辐射引起的微血管损伤,且与剂量相关。尽管解剖结构发生了改变,但目前的临床试验未发现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RION的病例仍然罕见。眼球是最易受辐射影响的人体组织器官之一。因此在侵袭性肿瘤中,可采用较高的视交叉/视神经辐射阈值以更好地控制疾病。



长期嗜烟,神经节细胞层会出现什么改变?

第一作者:Ayushi OJHA

共同作者:Syed HUSSAIN, Anamika PANDEY


研究目的:Ayushi OJHA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使用标准眼底照相记录有烟草成瘾史并被诊断为烟草性弱视患者的眼底改变,进一步研究烟草滥用对基于OCT的神经节细胞层分析的影响。


研究方法:该研究时间为3个月。所有25岁以上、有吸烟或烟草成瘾史、伴有或不伴有相关症状的某眼科门诊患者均被纳入该研究。排除对象为长期吸烟但有眼部疼痛或活动性炎症的患者,以及眼底视野被遮挡的患者。


研究结果:

  • 共纳入40例有烟草成瘾史的患者,74%的患者有双眼色觉异常,大多数患者视力在6/6~6/9之间。

  • 眼底照片临床表现相对正常,小部分患者(6.67%)出现除烟草诱发的神经病变以外的其他原因导致的重度视力丧失。


小结:长期吸烟患者以色觉异常为首发症状,眼底表现通常正常,但OCT显示GC-IPL复合体厚度降低。吸烟时间与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结构呈负相关。




总结:以ON、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挫伤和遗传性、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炎症、缺血和外伤引起的上睑下垂和复视等眼球运动障碍,以及与视神经、视网膜和眼球运动相关的眼科和颅眼相关性疑难复杂病例等多种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较为复杂,许多神经眼科疾病的机理有待进一步发现。随着临床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神经眼科疾病的防治工作一定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其诊治也将更将规范。


END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