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症状即可区分干眼和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疑似青光眼患者?

  • 2024-01-25 16:17:00
  • 255 Views

编者按:干眼患者常面临眼部疼痛和不适,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光敏感、眩光和视力模糊。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显示干眼常与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和青光眼)同时存在。如何有效地鉴别干眼与其他眼部疾病?近期,David X. Zhao教授团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明确能否通过视觉症状,将干眼与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疑似青光眼)进行有效区分。该研究为更准确诊断和治疗不同类型的眼部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眼部症状与眼部诊断关系密切

随着眼病管理的不断发展,患者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诊断过程中,获取患者的意见和信息至关重要,这使得患者能够参与到医师对症状背后病因的诊断过程中。特别是在远程医疗访问中,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具有极高的价值。在眼科检查时,这些症状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对于干眼患者,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尤为重要。由于干眼的症状与通过直接检查(如角膜表面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渗透压、施密特氏试验)的客观测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因此干眼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此外,角膜敏感性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干眼症状与体征之间的差异。

有研究显示,干眼常与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同时存在。例如,40~80%计划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和20~59%的青光眼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干眼。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干眼与其他眼部疾病的共存问题。如何将干眼与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和青光眼)进行有效区分,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疾病的关联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横断面研究表明,视觉症状可以作为区分干眼和其他眼部疾病的辅助工具

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指出干眼、青光眼、白内障和疑似青光眼患者的常见视觉症状,因此,David X. Zhao教授团队设计了一项横断面研究,假设干眼引起的某些个体症状,如光敏感和眩光,可能有助于将干眼与其他疾病进行区分。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问卷调查,评估了28种视觉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该调查涉及患有干眼、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疑似青光眼的成年人。通过单变量分析,对每一种疾病的症状进行了初步了解。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哪些症状和症状组合能够将干眼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进行了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353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岁,标准差为14.1岁。其中,94名为疑似青光眼患者,79名为青光眼患者,84名为白内障患者,96名为干眼患者。

与疑似青光眼患者相比,干眼患者更频繁地报告光敏感性(OR=14.95,95%Cl为6.25-35.74)以及视野中出现斑点的情况(OR=2.75,95%Cl为1.20-6.31)。

与青光眼患者相比,干眼患者更易出现光敏感症状(OR=9.19,95%Cl为2.03-41.68),但周围视力较差的情况较少(OR=0.21,95%Cl为0.059-0.72)。此外,干眼患者双眼视野差异较小(OR=0.087,95%Cl为0.010-0.72),且较少出现视野缺损(OR=0.055,95%Cl为0.009-0.33)。

与白内障患者相比,干眼患者报告视野中更易出现斑点(OR=4.51,95%Cl为1.52-13.42),且干眼患者一周内的视力变化更为显著(OR=4.67,95%Cl为1.23-17.72)。以此同时,干眼患者不太可能报告视力恶化(OR=0.096,95%Cl为0.025-0.37)或失明(OR=0.13,95%Cl为0.020-0.80)。

表1.区分干眼与疑似青光眼、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显著视觉症状

图片


研究表明,视觉症状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用于区分干眼和其他眼部疾病。虽然各种眼病中,区别干眼与其他眼病的最佳视觉症状有所不同,但通过观察患者对常见眼病的视觉感知,可以在各种临床环境中有效排除特定情况。


小结:关注患者出现的视觉症状,可以帮助诊断干眼、青光眼或白内障等多种临床情况,同时通过了解常见症状的最可能病因,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上述研究表明,特定的症状组合可能有助于将干眼与其他疾病进行有效区分。


参考文献:Zhao DX, Quintero M, Mihailovic A, Akpek E, Karakus S, Guo L, Ramulu PY. Utilizing visual symptoms to distinguish dry eye from glaucoma, cataract, and suspect glaucoma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Ophthalmol. 2024 Jan 9;24(1):16. doi: 10.1186/s12886-023-03219-2. PMID: 38195490; PMCID: PMC10775660.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