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TECNIS Eyhance艾无级®是全球率先采用高阶渐进折射技术设计的单焦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2023年5月完成中国注册,自从2024年4月国采开始执行后,因其普适性和普惠性的特点迅速获得临床和患者的认可,截至目前已在中国植入超30万片,惠及数十万患者,让患者获得了触手可及的自由。在此背景下,我们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杨晋教授,从医者初心出发,到艾无级®带来的研究动力、特殊白内障患者临床应用体验,以及对其强包容性的深刻体会,深度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让广大眼科同道对这一创新人工晶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好的临床应用。
专家简介
杨晋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复杂白内障诊治中心主任
美国约翰霍金斯医院Wilmer眼科博士后
哈佛大学临床研究学者
上海医学会白内障学组委员
擅长复杂性白内障障,先天性白内障及各种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4项省部级基金课题
参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参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2项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14.5分
情系眼科、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在光明之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1999年刚毕业时分,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踏入了眼科这一神圣的领域。这26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26年,是见证无数生命重获光明的26年。而在这条道路上,始终如一地支撑我前行的,是那一张张患者重见光明时绽放的灿烂笑容。记得刚踏入眼科领域时,我的导师卢奕教授就曾告诉我:“眼科医生手里握着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成为了我的职业初心。每一次拿起手术刀,我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手术,更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期盼。
白内障手术所需时间虽然很短,却能彻底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当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术后重获光明、有着复杂眼疾的患者重建视觉功能、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第一次看清这个世界,这些珍贵的瞬间,都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无上价值。医学的进步永无止境,我们深知,仅仅让患者“看得见”是不够的,更要让他们“看得清、看得舒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断钻研更精准的白内障治疗手段,力求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视觉体验。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正是驱动我持续前行的坚定信念。26年,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我始终不忘初心。未来,我将继续与我的团队一起,用我们的专业与爱心,为更多患者点亮光明,带去希望。
新设计、新尝试,新型单焦视力改善IOL激发白内障研究新动力
从2023年12月13号我开始使用第一片艾无级®到现在,这款人工晶状体我大概用了2000多例患者,从最初严格把握适应证,到现在我尝试着在不少“属于多焦点IOL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的患者”人群里植入,每次手术患者术后的远、中视力,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惊喜。
在艾无级®在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眼部条件要求相对较低,适应证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近,为眼部条件较差、无法使用现有衍射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带来更多选择,能够适配大部分的特殊白内障患者,如既往合并眼底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等。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开展各类特殊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以更权威的循证证据来验证其在各种不同眼部情况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更规范开展植入手术,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去年我们团队进行了艾无级®的黄斑前膜和晚期青光眼患者植入的临床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结果。前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轻度黄斑前膜的白内障患者,艾无级®不仅显著提升了远视力,更在中视力和客观视觉质量上展现出优于普通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优势,这一研究结果肯定了艾无级®在轻度黄斑前膜等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禁忌人群提供了更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可以说艾无级®的出现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最适合患者的人工晶状体才是最好的人工晶状体。
普适无级、睛彩无限,应用于特殊白内障患者优势重重
高度近视患者因长眼轴、黄斑区视锥细胞密度低,常常合并黄斑前膜、黄斑劈裂、板层裂孔等黄斑疾病的特点,导致植入衍射环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时出现神经适应不良的概率较普通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高。艾无级®采用无衍射环设计,采用高阶渐进折射技术,其光学干扰发生率与传统单焦人工晶状体相当。尤其适合合并轻度黄斑区视网膜病变的高度近视白内障人群。且艾无级®的高对比敏感度,在暗光环境下提供更清晰的视觉,大大弥补了高度近视患者的暗视觉缺陷。高度近视白内障约有70%的患者因黄斑疾病无法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进而导致无法满足其脱镜的需求。根据个人经验,艾无级®的出现,满足相当一批眼轴在26~28mm之间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通过预留100°~150°的近视,既能满足其中/近距离阅读的需求,又能获得大于0.5的生活远视力,满足其在室内不戴近视眼镜也能正常学习和工作的需求。我有相当一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一眼预留75°近视,对侧眼预留150°近视的微单视设计,获得远中近均大于0.8的优秀的双眼全程视力。
闭角型青光眼
由于青光眼和白内障均可导致对比敏感度的丧失,在选择人工晶状体时可考虑选择具有对比敏感度改善作用的人工晶状体。艾无级®是全球首款单焦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普适性高,可用于伴有青光眼或眼底病变这类患者。与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艾无级®可为青光眼患者,尤其是一些合并视神经萎缩的患者,提供更优越的中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帮助青光眼患者在术后烹饪、使用平板电脑、夜间驾驶等日常活动中更加轻松自如。
高龄患者
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的选择需基于生理特性、视觉需求、合并症、经济因素及手术安全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估。80岁以上高龄人群常合并多种眼部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闭角型青光眼、小瞳孔、角膜内皮计数低等,需严格评估人工晶状体适配性。高龄患者囊袋松弛风险高,尽可能植入稳定的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的人工晶状体,从而降低前囊袋收缩的几率,减少远期人工晶状体脱位的风险。此外,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80%以上高龄患者对中远距离的视力需求大增(如看电视、散步),然而高龄患者神经适应性差,多焦点设计易导致光干扰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因此在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上有诸多限制。而艾无级®对眼部条件要求相对较低,适应证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近,为患有糖尿病、青光眼、或合并黄斑前膜(ERM)等眼底疾病、无法使用现有衍射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高龄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植入后的临床视觉效果也非常的喜人,尤其是正视眼和远视眼的高龄患者,常可获得非常理想的远中视力。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控制术后残留散光100度之内,效果都非常良好且稳定。
更强包容、更广范围,为更多患者擎起光明
任何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医生都知道,白内障术后散光残留是影响患者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视觉质量的最主要因素,>0.75D的散光即可使患者出现视物扭曲、重影、眩晕,远中近视力均不佳等视觉问题,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散光去除手术或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而且,鉴于白内障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眼表疾病问题和电子产品较多使用的情况,即使术后0.75D的残留散光对患者眼部舒适度和视觉效果的影响也会被放大,引发患者抱怨。
《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中指出,增强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者对残留的低度球镜和散光度数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作为单焦点视力改善型人工晶状体的代表,艾无级®对残留散光度数的强包容性是其区别于传统人工晶状体的核心优势之一,这一特性通过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显著拓宽了其适用范围,对白内障治疗领域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新型单焦增强型人工晶状体作为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升级版,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的卓越视觉效果、较低的视觉干扰以及较高的普适性和可及性,使其在满足患者多样化视觉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长期需要夜间驾驶的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纳入国家集采体系后,艾无级®又以亲民的价格,普惠性非常强,极大提高了我国基层眼科庞大患者群体的可及性,直击我国白内障诊疗领域“高需求、低渗透”的结构性矛盾,为更广泛的患者带来更加清晰、舒适、自然的视觉体验。
总结: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历程,是医学与科技携手共进的成果。在当今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清晰地目睹了先进技术如何重塑人们的视觉世界,让那曾经黯淡的光明再次洒满人们的生活。TECNIS Eyhance™艾无级®正是这一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以创新技术为更广泛患者带来触手可及的自由视界,更在国家集采政策的加持下,极大提升了临床可及性,造福更多患者。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