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的前房角镜检查

  • 2020-07-29 17:21:00
  • 5263 Views

编者按:房角是房水经巩膜静脉窦排出眼外的部位,既是青光眼的主要病变所在,又是绝大多数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和手术发挥作用之处。即便当前UBM、前节OCT等检查逐渐普及,但前房角镜检查仍是青光眼医生最基本且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对青光眼患者的正确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至关重要。2020WOC会议当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Hera医院的Anton Hommer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前房角镜在眼科检查应用方面的宝贵经验。

 
何时看?
 
一旦怀疑患有高眼压症(OHT)或青光眼,左右眼均需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尤其是前房角镜检查,并谨慎鉴别诊断(比如PEX、色素瘤、炎症等)。此外,IOP持续增高患者也需进行此类检查。
 
看什么?
 
前房角镜的观察范围很大,从前房到后房均清晰可见。
 
1)Schwalbe线:是房角前界,位于角膜与巩膜之间,为房角检查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下图绿色箭头所示。多数情况下有色素沿Schwalbe线分布但并不会增加青光眼风险。
 
2)Sampaolesi's线:位于Schwalbe线前方,一条灰白色、有光泽的细线,AS-OCT不可见。Sampaolesi's线更常见于PEX。需注意勿与小梁网混淆,炎症或YAG虹膜切开术后Sampaolesi's线形态可发生改变。
 
3)小梁网:为内皮细胞覆盖的胶原纤维组织,无功能区域不含色素细胞。有功能区域含有色素、位于Schlemm’s管前部,三层结构组成,600um宽。PDS及色素性青光眼小梁网色素含量为4+(如左图所示)。同样,AS-OCT下小梁网组织结构不可见。而房角镜下则可观察到小梁网功能区与无功能区之间的ALT光斑(如右图所示)。
 
4)Schlemm’s管:即巩膜静脉窦,正常情况下位于小梁网功能区之后不可见,仅在充血情况下可以肉眼观察到。譬如巩膜外压力增加、Sturge-Weber综合征、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眼压过低,肿瘤所致前房出血吸收时也可见。同样,AS-OCT下Schlemm’s管结构不可见。
 
5)虹膜突:作为小梁后界标志,是较为重要的白色组织结构。梳状韧带走行于虹膜根部与葡萄膜小梁外层之间,也不会增加青光眼风险。虹膜突需与周边虹膜前粘连鉴别。
 
6)前房睫状体带:位于房角极周边,呈深棕色。近视、无晶体眼、钝挫伤时睫状体带增宽,而远视时可变窄或消失。
 
7)眼部血管:正常情况下有血管压际,蓝色虹膜血管更为清晰。病理状态下,血管管壁变薄,走行紊乱,并与巩膜突交叉而行。Fuch’s葡萄膜炎可见异常血管。AS-OCT下异常血管结构不可见。
 
利用前房角镜进行诊断和分类
 
利用裂隙灯可检查周边前房深度并观察周边前房深度与周边角膜厚度比值(VanHerick比值),而前房角镜检查则可观察得更为细致。房角镜可分为间接型房角镜、直接型房角镜,还可分为斜面和非斜面。检查方法可分为动态检查法和静态检查法。
 
根据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结构可见程度及与虹膜位置关系也可对眼病诊断进行分类,并指导治疗。如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可行虹膜周切术或切除术,部分闭角型青光眼可选择青光眼治疗方案,对于虹膜移位者可选择减少晶状体厚度的手术如Phaco。而这些也是AS-OCT无法观察到的,所有窄房角患者均应压痕测角法进行检查。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不同分类与治疗方式
 
虽然前房角影像学技术可能会为前房角的评估带来革命性的的改变,但是房角镜仍是现在房角检查的金标准,是青光眼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专家简介
 
Anton Hommer教授
 
奥地利维也纳Hera医院眼科青光眼科主任,在青光眼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视野成像、危险因素等方面。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