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疑例丨单纯滴眼药水封闭黄斑裂孔,这是哪波操作?

  • 2020-09-09 16:58:00
  • 1699 Views

 黄斑裂孔是一种严重损害视觉功能的眼底病变,玻璃体切除手术、剥除裂孔周围的内界膜(ILM)被广泛应用于黄斑裂孔的治疗,且手术愈合率高。近日,发表在RETINA TODAY网站上的一则病例报道,阐述了一种新颖的黄斑裂孔闭合方法,一起来回顾一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右眼视力模糊1个月。既往病史和眼部疾病史无特殊。视力右眼20/40、左眼20/20。眼压正常高限,晶体轻度核性混浊,其他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显示右眼黄斑水肿;左眼正常。海德堡黄斑OCT扫描显示右眼黄斑水肿和视网膜下液(图1)。由于外观提示黄斑裂孔(MH),所以又进行了高密度OCT扫描,发现了标准OCT扫描中遗漏了一个小的MH(图2)。
 

 
 
治疗与结果
 
考虑到MH较小并且裂孔边缘存在水肿,给与局部非甾体抗炎药替代手术治疗。0.5%酮咯酸滴眼液点右眼,每日3次。6周后,右眼MH闭合,黄斑中心凹下仍有少量积液持续存在,但没有观察到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症状没有改善(图3)。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点眼次数逐渐减少。在病人最后一次就诊时,酮咯酸点右眼日一次,MH仍保持关闭状态,中心凹下积液减少,视力和症状无明显改善(图4)。
 
 

 
 
精彩讨论:反转视网膜的水合过程来使MH闭合,这个可以有!
 
黄斑裂孔被认为是由于玻璃体-视网膜交界处的牵引力而形成的。2003年,Tornambe提出了一项MH形成的水合理论(hydration theory),由于后极部玻璃体牵引,中心凹视网膜产生一个小的内部缺损,然后吸收玻璃体腔液体,导致缺损周围的视网膜肿胀。随着视网膜的膨胀,向前收缩,扩大了裂孔。这一理论表明,反转水合过程可能会导致裂孔闭合。采用内界膜剥离和气体填塞的手术裂孔闭合率很高,但如果视网膜水合作用可以用药物减少,MH应该不需要手术就可以关闭,就像这里介绍的这个病例一样。裂孔关闭,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凹下的液体会重新吸收。在PIONEER研究中,对手术封闭的MH患者的OCT结果进行了分析,49%的眼在术后1个月出现黄斑下积液,6个月时下降到37%。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最近一次就诊时,中心凹下液体正在改善,与手术闭合的MH相似,但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失。我们选择酮咯酸是基于保险的承保范围和患者的费用。任何可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滴剂都适用于类似的患者。
 
经验与教训
 
虽然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是治疗的金标准,但基于他人分享的经验,可以将新的治疗方式引入视网膜领域。我们可以从这个病例中吸取两点教训。
 
首先,标准的OCT扫描可能会漏掉小的MH。如果根据其他临床特征,临床高度怀疑MH的存在,通过中心凹的高密度扫描可能会发现这个裂孔。
 
其次,对于有一定程度视网膜水肿的小MH,试验性非甾体抗炎药滴剂是一种合理的初始治疗方案,在不影响将来手术治疗的情况下,避免了手术治疗的潜在不良影响和对患者造成的不便。
 
在这篇文章出版后,患者返回进行随访。截至2020年2月,患者的视力为20/30,并显示出液体进一步减少
 
来源:https://retinatoday.com/articles/2020-jan-feb/an-elusive-macular-hole-closed-by-eye-drops-alone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