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初冬之际,盛会来袭。恰逢眼科年度盛会CCOS 2020在美丽鹭岛召开之期,“指尖上的光明——第一届爱尔康诣术展”亦于11月21日华丽亮相CCOS 2020。会议中,青年医生以精彩的手术视频展现手术技艺之精巧,业内大咖坐镇点评,阐释指尖诣术之奥妙,于年度盛会之上呈现了一场科学与艺术兼备的学术盛宴!
登峰造极,诣义非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姚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爱尔康诣术展分为“白内障手术”、“玻切手术”和“屈光手术”三个部分进行展示,充分显示出爱尔康的眼科设备覆盖面之广泛,无论是眼前节手术、眼后节手术以及屈光手术等,都离不开爱尔康的设备支持。爱尔康公司以强大的研发实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相信今后其必将为中国眼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造福更多患者。

爱尔康中国区总裁王慧女士谈到,手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爱尔康诣术展将以全新的学术形式,邀请手术医生和眼科大咖们分享手术设计方案、手术策略以及手术技巧,集合眼科各手术领域力量,以病例和病患为核心,以数字化手术视频为载体,倡导和研讨标准化手术流程,追求更精湛的术后效果。希望在领域内大咖们的带领下,爱尔康诣术展这一平台能够为提升中国眼科医生的手术技术,推动中国眼科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风云际会,诣造精彩
“白内障手术视频展映环节”由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郭海科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徐雯教授担任主持,姚克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和全军眼科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李朝辉教授担任点评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松霖教授、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肖迟教授、西安第四医院马波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张广斌教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手术视频。
分“青”避“浊”——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处理和思考

杨松霖教授展示的是一例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视频。在摘除过熟期白内障后,行房角分离术和AcrySof? IQ人工晶体植入。通过NGENUITY? 3D手术系统,术者获得了良好的景深,术中无需调节焦距,以爱尔康I/A手柄协助控制眼位,最终较为顺利完成了手术。
毕宏生教授点评
该例患者手术难度很大,极具挑战性,术者凭借精湛的技艺,借助新型虹膜恢复器、I/A手柄以及NGENUITY? 3D手术系统,较好地完成了手术。如果能够在术前对瞳孔大小进行充分评估就可提前开大瞳孔,在术中获得更为清晰的术野。该例患者为乳白色白内障,建议尽可能作染色处理,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撕囊。房角分离时也可尝试应用粘弹剂,安全性更好,便于观察。
“晶”于中,稳致远——再话多焦点人工晶体居中定位

肖迟教授展示了一例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自然视觉三焦晶体植入手术,在VERION?导航下,术前精准定位撕囊的位置,提高了晶体居中定位的精准性。术中通过NGENUITY? 3D手术系统,获得了清晰手术视野。术中植入的PanOptix?自然视觉三焦晶体为新一代三焦点人工晶体,在满足患者术后全程清晰视力的前提下,其创新性的60cm中距离焦点设计更符合中国患者的用眼需求。
陈伟蓉教授点评
该例手术流程顺畅,结果令人满意。以VERION?导航可较好地观察晶体的居中性,但要解决晶体偏心问题,更需要术前对κ角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估,术中以VERION?导航保证撕囊的完美。VERION?导航在散光晶体植入术中或许能发挥更强大的优势。
藤细弱丝悬,安而稳中进——一例白内障伴晶体半脱位手术病例分享

马波教授展示了一例74岁男性患者的白内障伴晶体半脱位手术视频,术中运用Centurion Active Fluidics主动液流系统,配合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维持目标眼压,较好地保证了患者的前房稳定性,最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卢奕教授点评
术者运用囊袋拉钩固定+张力环植入,展示了一例较为顺利的手术过程。但术后似乎仍有玻璃体牵拉的迹象,建议给予曲安奈德染色或者术中缩瞳进行确认,后续再进行及时处理。
风云际会,诣造精彩——先进手术平台,精彩指尖诣术

张广斌教授以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完成了一台出色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基于患者是年纪较轻,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所以为其植入了具有较好全程视力的ART散光多焦点人工晶体。在VERION?导航下,实现了对晶体定位的精准引导。张教授还分享了NGENUIT? 3D系统的应用体会,指出在传统显微镜基础上,NGENUIT?景深可进一步扩展高达5倍,倍数进一步放大高达148%,深度分辨率最高可达42%,良好的性能是术者的得力助手。
李朝辉教授点评
张教授全面展示了爱尔康系列产品对于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助益,手术过程流畅。希望术者能够充分理解此类高端设备的作用机制及价值,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姚克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杨松霖教授的病例较为复杂,如果能在术前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将能取得更完美的结果。肖迟教授的病例有一点值得关注,即颞侧切口有可能会使干眼加重,虽然目前尚无循证证据但亦值得临床注意。整体上看,四位专家的手术视频都相当精彩,展示了较高的诣术水准。

指尖诣术,利器相助

“玻切手术视频展映环节”由魏文斌教授和徐格致教授担任主持,吕林教授、沈丽君教授、卢海教授、陈有信教授和孙晓东教授担任点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张淳教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吴建华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睿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玻切手术视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张淳教授展示了ULTRAVIT?玻切头的操作过程,该玻切头具有高效、平稳、精准的特性,可同时发挥玻璃体切割、膜剥离以及视网膜剪刀等多种功能,有效减少器械进出眼球的次数。同时NGENUITY? 3D系统赋予了术者清晰的手术视野,操作更得心应手。正是由于该玻切头的独到优势,张淳教授对其印象深刻。
陈有信教授点评
ULTRAVIT?玻切头是一款具有10000切速和斜面设计的玻切头,优势显著。张淳教授的手术展示充分显示了术者高超技艺与先进设备的完美结合。
儿童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分享

吴建华教授展示了一例7岁儿童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视频,患儿病情复杂,在以重水辅助手术数次均未成功的情况下,术者仍然以高超的技巧和充分的耐心完成了剥膜操作,最终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孙晓东教授点评
该患者病情延误较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严重,术后复发几率高,对于术者来说挑战较大。在该病例巨大视网膜裂孔的情况下,注入重水很容易下滑至视网膜下,建议尽可能展开视网膜以缓解这一难题。总的来说,患儿病情复杂,术者手术操作到位,较为成功。
卢海教授点评
从现有资料来看,怀疑患儿为先天性Stickler综合征,建议检查患儿面容特征及对侧眼情况,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
吕林教授点评
首先需要处理视网膜脱落,必要时做视网膜切开。其次还要尽量防止术后增殖,可应用适量激素进行治疗。
“剥”开云雾见平川

江睿教授展示的是一例65岁男性患者,因外伤致视网膜脱离,且视网膜脱离时间较久,增殖广泛。术者用ULTRAVIT?玻切头高效、平稳地行剥膜操作,最终以填充硅油顺利结束手术。
沈丽君教授点评
该例患者病情复杂,但江睿教授的处理较好,患者预后良好。对于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时机,建议尽量提早开展。

精雕细琢,精诣求精

“屈光手术视频展映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翟长斌教授担任主持,由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激波教授和山东省立医院张泳教授担任点评专家。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熊露医生和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张君医生分别带来一例精彩的高水准屈光手术视频。
精雕细琢治老花,拨云见日现光明

熊露医生分享了她为眼科医生同事进行的屈光手术历程。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在进行全方位考量后为患者制定了手术方案,术后效果优异。熊露医生表示,随着人们对屈光手术的认识加深,如今越来越多社会精英人士选择进行屈光手术,以获得更佳的视觉质量,这也对屈光医生提出了高要求。
王华教授点评
屈光手术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如今,40岁以上人群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对于术者来说,面对此类患者更应当注重术前设计,做好Q值调整。
睛艺求精,面面俱全

张君医生展示了一例50岁患者在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行飞秒激光手术的过程,患者如愿实现了术后全程视力。张君医生表示,该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对患者“角膜面”和“晶体面”、对手术全流程的全面综合考量,包括对于制瓣的精细计算、创造性地以ZZ Q&D公式进行Q值的调整等等。
周激波教授点评
该例患者属于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矫正范围小,手术难度大。术者选择了Q值调整方案而非地形图引导进行手术,体现了对于该病例的深刻认识,也正因此才获得了更优异的手术结果。

结语
诣术是茫茫宇宙中照亮生命的一束火花,诣术的实现既需要高精尖的设备支持,亦需要术者精湛的手术技艺为前提,唯有二者相辅相成,方能造就指尖诣术。本次爱尔康诣术展便是一场充分展现设备与技巧融合、科学与艺术兼备的学术视觉盛宴。相信此类学术活动的举行必将不断激励眼科医生们,锤炼手术技巧,求索指尖诣术,为患者的光明视界不断精进!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