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O眼底丨Won Ki Lee教授全方位解读PCV的研究发现

  • 2021-11-10 16:33:00
  • 3047 Views

 编者按:PCV历来是国际上研究与探索的热点问题,第60届亚太眼科学会(APAO)会议期间,韩国首尔Nune眼科医院Won Ki Lee教授针对对PCV过去的认知,及影像学技术发展为深入认识PCV带来的改变、治疗等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国际眼科时讯》为您带来会议精彩内容。

 
PCV的研究发现
图片
1、何为PCV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一类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均不同于AMD的独立眼病,可包括其他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相关的黄斑疾病。PCV 实际为一类脉络膜肥厚性疾病。PCV具有特殊的危险因素、自然发展过程和疾病管理。
 
2、PCV的检查方法
 
目前ICGA依然是PCV的诊断金标准,表现为特征性结节状强荧光病灶,周边环绕性弱荧光。OCTA检查也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OCTA或许比ICGA更有利于检出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BVN),但息肉样病灶检出率不如ICGA。最新SS-OCT技术更有助于观察血管结构改变,PCV主要表现为脉络膜内层血管异常病变。SD-OCT中可见血管缺损位于RPE和Bruch's膜之间(见图1),这提示病变位于Bruch's膜。
图片
图1
 
3、PCV的发病机制
 
PCV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区分PCV和AMD:二者的危险因素及基因遗传因素不同;AMD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譬如多发玻璃膜疣、地图样萎缩、盘状瘢痕组织;二者脉络膜改变有明显不同。
 
4、PCV病理改变
 
PCV的典型病理改变为脉络膜增厚,脉络膜血管渗透性增高,Haller血管层增厚,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变薄。这些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血管压力增高直接作用于RPE/Bruch's复合体,进而导致其功能受损。此外,脉络膜毛细血管变薄导致缺血改变继而诱导新生血管形成。
 
5、PCV的治疗
 
PCV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激光、PDT、抗VEGF药物治疗。虽然激光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性水肿和BVN等,但综合考虑治疗效果、经济负担以及治疗周期等因素,激光治疗依然是PCV优选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目前对PCV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譬如是否所有PCV病灶均有脉络膜病理改变,脉络膜血管结构改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等,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图片
图2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