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APAO会议上,来自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魏文斌教授获得ICO Mark TSO金苹果奖,以表彰其为眼科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MARK TSO金苹果奖由国际眼科理事会发起,并以理事会前教育委员会主席Mark O.M. Tso教授命名,象征着亚太地区最优秀眼科临床导师。该奖设立的初衷旨在提高全世界范围内的眼科教学水平,表彰和鼓励在眼科临床教育上有突出贡献的眼科医师,是亚太地区眼科的最高荣誉之一。
编者按:眼内肿瘤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上治疗往往很棘手。应大会邀请,魏教授在颁奖环节携眼内肿瘤的典型病例,分享了该团队治疗这类疾病的切身体会和宝贵经验,总结了眼内肿瘤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并发症,为广大同仁带来眼科学术的饕餮盛宴。

经典的眼内肿瘤病例及手术治疗
眼内肿瘤分为:视网膜肿瘤(如视网膜黑色素瘤、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和脉络膜血管瘤)、视神经肿瘤(视神经血管瘤、黑色素细胞瘤)和睫状体肿瘤。眼内肿瘤的治疗包括激光、冷冻、放射、局部切除、药物、眼球摘除和综合疗法等。魏教授指出,局部切除能有效地治疗眼内肿瘤,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金标准),降低眼球摘除的比率,但需要术者有丰富手术技术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魏教授列举了5个经典的眼内肿瘤病例及手术治疗:
病例1
男性,25岁,外院诊断为眼内肿瘤。主要症状:右眼视野缺损、视力丧失1年。
治疗史:一次光动力疗法(PDT)和两次经瞳孔微热疗法(TTT)。
视力检查:右眼0.1,左眼0.8;眼内压:右眼10mmHg,左眼14mmHg;眼前节均正常。
右眼眼底检查:颞下方周边部橘红色肿物,有供养动静脉,可见一对粗大滋养血管与瘤体相连,下方视网膜渗出性脱离。
临床印象:视网膜毛细血管瘤。
辅助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示,早期瘤体因供养动脉很快充盈,静脉期因瘤体毛细血管渗漏而出现显著的高荧光,边界清楚。OCT示,右眼下方视网膜渗出性脱离;左眼无异常。眼B超示,视网膜脱离呈V形。眼眶MRI显示,T2W右眼视网膜下低信号。
手术步骤:
1.玻璃体切除;
2.电凝滋养血管;
3.分离肿瘤;
4.将肿瘤从眼内取出;
5.缝合巩膜切口;
6.注入重水展平视网膜;
7.用硅油充填复位视网膜;
8.光凝视网膜切开处。
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视网膜毛细血管瘤。
术后视网膜复位。治疗效果见术前术后对比照片。
病例2
右眼底见下图,鼻下方视网膜下可见一色素样肿块。
临床印象:脉络膜恶性肿瘤。
眼眶MRI:T1W示眼内高信号,T2W示眼内低信号。
手术步骤:
1.玻璃体切除;
2.注入“重水”来保护后极部视网膜;
3.定位肿瘤边界;
4.电凝肿瘤周围视网膜;
5.切开视网膜分离肿瘤;
6.将肿瘤从眼内取出;
7.缝合角巩膜缘切口和球结膜;
8.光凝视网膜切开处;
9.硅油填充复位视网膜。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脉络膜黑色素瘤。
术后外观无异常,视网膜复位。
病例3
男性,47岁,左眼眼底:可见单个灰白色隆起肿物,肿瘤表面可见部分出血。
初步印象:视网膜肿瘤。
ICGA如下图所示:瘤体血流丰富
眼眶MRI:眼内肿物在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手术步骤:
1.玻璃体切除;
2.注入重水来保护后极部视网膜;
3.定位肿瘤边界;
4.电凝肿瘤周围的视网膜;
5.切开视网膜分离肿瘤;
6.将肿瘤从眼内取出;
7.缝合角膜缘切口和球结膜;
8.光凝视网膜切开处;
9.硅油充填复位视网膜。
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成人视网膜母细胞瘤。
术后2月未见肿瘤复发,视网膜复位。
病例4
外观:一色素样肿块位于上鼻方结膜下,如图所示。
初步印象:睫状体肿瘤。
眼部B超:半球形实性病变位于鼻上方睫状体,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检测到血流信号。
UBM:实性肿瘤位于鼻上方睫状体,内部伴不均匀回声,累及巩膜和脉络膜,边界不清。
手术步骤:
1.切开球结膜;断上直肌止端;
2.玻璃体切除;
3.注入重水来保护后极部视网膜;
4.切除晶状体;
5.电凝巩膜表面的血管;
6.切除整个肿瘤,包括局部的全层巩膜和睫状体及周边脉络膜;
7.异体巩膜移植;
8.光凝视网膜裂孔处;
9.硅油充填复位视网膜;
10.缝合上直肌,缝合球结膜。
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
术后复查外观无异常,视力0.02;最好矫正视力0.3;眼内压:15mmHg;切口密闭,异体巩膜愈合良好,被结膜覆盖。
病例5
眼底:脉络膜内可见无色素性肿物,性质不明。
临床印象:脉络膜肿瘤,性质不明。
手术步骤:
1.玻璃体切除;
2.周边视网膜切开并翻转视网膜;
3.注入重水来保护后部视网膜;
4.电凝瘤体周围脉络膜;
5.分离整个肿瘤;
6.切除晶状体;
7.切开角巩膜缘;
8.将肿瘤从眼内娩出;
9.吸出重水,重新展平视网膜,再注入重水,光凝视网膜切开处;
10.硅油充填复位视网膜。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脉络膜平滑肌瘤。
眼内肿瘤手术注意事项
魏教授强调,眼内肿瘤局部切除适应证的决定因素包括肿瘤类型、大小、位置,患者一般情况,对侧眼情况等方面。对眼内肿瘤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需要注意对如下问题的考量:
1.睫状体肿瘤——是否联合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怎么切开巩膜?异体巩膜移植?
2.视网膜和脉络膜肿瘤——是否使用重水?视网膜切开或切除?晶状体切除?如何将肿瘤从眼内取出?
此外,还要对手术并发症严加防范,如术中并发症——如出血、极低眼压和脉络膜上腔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肿瘤复发和转移、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等。
总的来说,肿瘤局部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眼内肿瘤的重要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保存眼球,还能恢复患者部分视力、保持正常的外观、稳定的生存质量,术后长期结果稳定,也有利于病理诊断。
专家简介

魏文斌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同仁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著名眼底病专家
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入选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万人计划工程首批领军人才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