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观脑:眼部线粒体疾病如何预判痴呆风险?

  • 2025-10-08 17:10:00
  • 30 Views

编者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始终是科研人员聚焦的核心难题。随着对疾病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看似孤立的疾病或许隐藏着全身性的健康密码。在此背景下,一个问题应运而生:眼睛,这一人体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能否成为早期洞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独特窗口?近期,Viha Vig团队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给出了线索,该研究聚焦于线粒体疾病(尤其是累及眼部的类型)与痴呆患病率、发病率及风险之间的复杂关联,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与干预带来了新的曙光。


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退行病变的幕后黑手

线粒体功能障碍已被视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关键参与者。在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这两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均能找到能量代谢障碍及氧化应激的证据。而视网膜,这一高代谢活性的器官,不仅对能量需求极高,还与大脑在胚胎学上同源,这一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其成为早期检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想“观察哨”。尽管此前动物研究已初步探讨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风险的关系,但在人体中,孤立性眼部与全身性线粒体疾病对痴呆风险的影响机制,仍有待深入阐明。


眼部线粒体疾病与痴呆之间的风险关联

为揭开眼部线粒体疾病与痴呆风险之间的神秘面纱,研究团队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 - 10)编码,从UK Biobank中识别出确诊眼部或全身性线粒体疾病的个体,按照1:3的比例,匹配年龄、性别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对照组。研究设定的结局指标包括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通过计算校正比值比(OR)与每1000人年发病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深入分析痴呆发生时间,同时采用Kaplan - Meier生存曲线描述亚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线粒体疾病亚组的痴呆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眼部组痴呆患病率为18.7%,全身组为15.0%,复合组(同时存在眼部和全身病变)为17.4%,而对照组仅为2.7%。校正OR进一步揭示了不同亚组间的风险层级。眼部组的校正OR为5.39(95%CI 3.82 - 7.61),全身组为2.88(95%CI 1.94 - 4.28),复合组为6.84(95%CI 4.55 - 10.29)。值得注意的是,未合并全身病变的眼部亚组展现出了更为陡峭的痴呆风险曲线,这意味着单纯眼部线粒体疾病患者可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痴呆风险。在年龄标化全因痴呆发病率(/1000人年)方面,眼部组为22.3,全身组为17.1,复合组为26.8,对照组为3.4。Cox回归分析显示,即使在校正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协变量后,眼部组痴呆风险仍增加3.86倍(HR = 3.86, 95%CI 2.57 - 5.79)。

综上,患病率、发病率、比值比及生存时间的模型一致性表明,眼部线粒体疾病不仅是孤立的眼科问题,更可能作为神经退行性风险的早期全身性预警信号。


眼科在痴呆风险防控中的潜在作用与未来研究方向

这项研究凸显了眼科医师在痴呆风险分层中的潜在前端作用。鉴于视网膜与大脑在病理生理上的同源性,对于线粒体眼病患者实施认知筛查,或建立神经专科转诊通道,具有重要的临床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痴呆风险,还能为患者争取及时干预和治疗的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电图(ERG)等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研究可聚焦于视网膜线粒体功能的直接定量评估及其与神经病理的相关性。荧光寿命成像眼科检查(FLIO)等无创检测手段的出现,更是为痴呆风险的时序预测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动态监测视网膜生物能量缺陷,有望实现对痴呆风险的精准预测,从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小结

虽然该研究不具因果推断效力,但研究结果强化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痴呆病理中的核心地位。结合既往研究提示线粒体异常可作为临床前驱标志物的证据,研究人员提出,线粒体功能异常兼具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双重价值,眼部线粒体疾病可能提供具有临床意义的早期痴呆预警信号。


参考资料:

https://europe.ophthalmologytimes.com/view/eyeing-the-brain-how-ocular-mitochondrial-disease-may-predict-dementia-risk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