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联合国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简称WDD)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糖尿病宣传倡议活动,覆盖逾160个国家的超过10亿人群。该活动定于每年11月14日——胰岛素共同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班廷爵士(其与查尔斯·贝斯特于1922年合作发现胰岛素)的诞辰日举行。联合国糖尿病日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共同发起,后经2006年联合国第61/225号决议通过,正式成为联合国官方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更要关注他们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对其影响较深的糖尿病相关眼病的防治。
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年主题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也是“Diabetes Across Life Stages”(译:糖尿病全周期管理)。
这个主题呼吁人们认识到糖尿病对生命全周期的影响,包括儿童期、生育年龄、工作年龄和老年。该主题还帮助引起人们对每个人获得综合护理、支持性环境和促进健康、尊严和自我管理的政策的需求的关注。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该主题聚焦以下核心要旨: 糖尿病可能影响人生各个阶段的人群,从童年到老年,糖尿病预防与护理工作必须贯穿生命全周期,在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方面做更多工作能够赋予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更多力量。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重要意义
该纪念日不仅致力于提高公众对这一慢性疾病的认知,更聚焦强化防控意识。例如,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通过了五项需在2023年前实现的全球糖尿病防控目标: 80%糖尿病患者获得确诊; 80%确诊患者实现血糖良好控制; 80%确诊患者血压得到有效调控; 60%四十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100% 1型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可负担的胰岛素和血糖自我监测。
此外,这一纪念日还致力于提高全球对糖尿病流行趋势的认知,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与症状识别,并呼吁改善诊疗服务的可及性。作为对抗糖尿病(该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的主要诱因)的重要公共卫生行动,该纪念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每年必须进行眼部筛查?
糖尿病眼病是一组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包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白内障及青光眼等亚型。长期高血糖会对眼部造成渐进性损害,最终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但通过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能够预防糖尿病眼病或延缓病情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源于长期高血糖对视网膜血管的持续损伤,造成血管渗漏甚至出血。临床表现包括视物模糊、飞蚊症、夜视障碍及视物变形,晚期可能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诱发黄斑水肿或视网膜脱离导致严重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患者常在突发眼内出血或视力骤降时就医,但实际上这类病变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至晚期。因此定期眼底筛查意义重大。视网膜作为人体唯一可直观观测血管的器官,相当于监测全身健康的窗口——通过眼底检查,医生能评估心血管、脑血管等多系统健康状况。
需警惕的预警信号
视网膜病变常呈隐匿进展,无明显症状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但出现以下看似轻微的表现时应高度警觉:
视力改变:视物模糊或变形
视觉症状:突发飞蚊症或闪光感
视野缺损:暗点、盲区或幕状阴影
功能受限:阅读障碍、面孔识别困难或精细操作能力下降
防控建议
眼科专家们强调应对之策在于:避免自我诊断,及时专业筛查,把握治疗黄金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具有阶段性。通过早期筛查确诊,完全能够实施有效干预,避免视力永久损伤。
来源:IDF官网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60号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