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泉教授:儿童黄斑裂孔手术方式——从内界膜「剥除」到「覆盖」的革新

  • 2025-10-31 17:50:00
  • 16 Views

编者按:临床实践中,儿童黄斑裂孔的治疗长久以来都是棘手难题。相较于成人,儿童黄斑裂孔病因多元、形态繁杂,且早期症状极为隐匿,致使诊断常常滞后。传统手术方式在应对复杂裂孔时,裂孔闭合率不尽如人意;而新兴的内界膜瓣覆盖技术,虽在成人治疗中成效显著,却因儿童全麻术后需要保持仰卧姿势、内界膜瓣容易移位,难以在儿童群体中有效应用。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培泉教授团队针对这一困境展开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新手术方法,并于第二十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上分享了该方法,为儿童黄斑裂孔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曙光。


专家简介

赵培泉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病诊治中心负责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杰出医师。兼任国际眼科联盟糖尿病眼病防治特别工作组委员,国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类委员会委员,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眼科学会前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小儿视网膜学组组长等职务。


儿童黄斑裂孔的特征、危害与传统手术局限

黄斑裂孔指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全层或板层缺损,可迅速破坏中心视力。儿童黄斑裂孔并非成人的简单缩影。成人特发性黄斑裂孔多由玻璃体-黄斑界面垂直牵拉所致;而儿童黄斑裂孔以眼挫伤及激光笔损伤为主,也可并发于其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态复杂多样。由于儿童常单眼受累,另一眼视力正常,早期症状隐匿,患儿自觉无异常,家长亦难察觉,导致诊断滞后。传统观念认为,较小的外伤性裂孔具有一定自愈潜能。然而,如果这种病变持续存在,并且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黄斑区长期的成像模糊将影响正常的视觉发育进程,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下降。一旦孔径较大、病程迁延或并发视网膜脱离,则须手术干预以避免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

针对儿童黄斑裂孔的传统手术方式以内界膜剥除为核心,辅以孔缘按摩、视网膜下注平衡盐溶液解除牵引等辅助手段。这些方法对于孔径较小、病程短的裂孔尚可奏效,但面对巨大裂孔、伴陈旧病变或结构复杂的裂孔则闭合率有限,往往需要二次甚至多次手术。若改用晶状体囊膜或羊膜填塞方法,虽可提升闭合机会,但填塞操作本身却可能造成黄斑区细胞机械性损伤,进而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近年兴起的内界膜瓣覆盖技术利用内界膜瓣迁移与增殖的“生物支架”效应,已在成人复杂黄斑裂孔中显示出更高的解剖与功能成功率。然而这一技术迟迟未能应用于儿童患者,最关键的限制在于儿童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为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风险,术后常规要求仰卧位至少6小时。在此体位下眼内液易积聚于黄斑区,缺少气体的顶压作用,内界膜瓣漂浮、移位的风险显著增加。加之儿童活泼好动,术后长期俯卧困难,难以保持头部稳定,进一步增加了瓣片移位的风险。


手术方法的创新、优势与初步成效

为解决儿童术后无法俯卧、内界膜瓣容易移位的难题,赵培泉教授团队借鉴近年提出的“重水下粘弹剂注射”思路并进一步改良:先制作内界膜瓣,而后在重水覆盖下将单层内界膜瓣展平,以非翻转的形式使其覆盖裂孔范围;随后在瓣的边缘涂布一圈粘弹剂,既避免粘弹剂将瓣片压入裂孔影响愈合,又把整个瓣片牢牢锚定。完成固定后,常规气-液交换移除重水,再注入气体(C3F8)结束手术。在术后早期的关键时期,粘弹剂起到类似“胶水”作用,使得内界膜瓣在仰卧位下仍能维持原位,显著降低了儿童因全麻后仰卧导致的瓣移位风险。术后,也可以根据裂孔的眼别,要求患者术后保持左侧或右侧卧位,减少患儿术后长期俯卧的困难。

内界膜瓣的制作方面,赵培泉教授团队坚持“单层-非翻转”原则:单层设计避免多层瓣膜造成的组织堆积与黄斑表面瘢痕,既简化操作又减少对视网膜的机械干扰;非翻转则保持内界膜原本贴附视网膜的面向下,与视网膜内层的解剖贴合度更高,可为Müller细胞提供天然的支架,促进细胞迁移与裂孔闭合。与成人常用的翻转瓣相比,这一组合在儿童眼中兼顾了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为复杂黄斑裂孔提供了更温和而有效的重建方案。

前期12例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经“单层非翻转内界膜瓣-重水展平-粘弹剂固定-气液交换”这一改良流程,所有患儿术后OCT均显示裂孔闭合,同时未发现内界膜瓣移位的情况,该方案为复杂儿童黄斑裂孔提供了安全、有效且可重复的新选择。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