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的你,如此美丽——周佳玮教授谈弱视视觉康复研究进展

  • 2021-01-13 16:08:00
  • 1121 Views

 编者按:2020年10月16-18日,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 2020)在大连成功举办,为广大眼科学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周佳玮教授接受我们的专访,以视觉康复为主题,呼吁眼科同道关注弱视知觉学习训练,砥砺前行、不畏挑战,共同开创临床与科研互利共赢新局面,促进弱视治疗方案迈上新台阶。

 
个体差异显著,弱视视觉知觉训练有待更个性化
 
“弱视的治疗依赖对患者视觉可塑性的诱导和利用。”周教授指出,以视知觉学习诱导视觉可塑性的方式对弱视患者进行治疗,不同的眼科课题组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一般来说可将主流方法分为单眼视知觉训练与双眼视知觉训练。这些不同的视觉康复方法,基于的是不同的弱视损伤理论:有些学者认为弱视的视觉损伤是由于弱视眼的视觉信息在视觉皮层传输时的神经元连接紊乱、对位置信息的处理异常等而导致的,因此选用“超锐度”或“对比敏感度”等视觉任务对患者进行治疗训练;也有学者认为,弱视患者弱视眼存在较强的“侧抑制”现象,因此选取侧抑制干扰下的训练,以去除抑制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异常的眼间抑制是弱视发生的前提,因此要选择消除异常眼间抑制的方式作为患者的治疗训练。
 
经过多年关于弱视损伤的研究,周教授认为弱视患者因年龄、患病类型、视力损伤程度等的不同,其视觉损伤的机制可存在较大的差异,弱视的训练方法应基于不同的目标人群而有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得益于团队近年来在弱视损伤理论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及产生的新思路,周教授介绍,下一阶段也将进一步开展与弱视患者训练相关的新工作。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细节决定临床工作的成败
 
既往无论是对弱视进行定义还是开展相关临床治疗与试验,都是基于弱视眼的视力损伤这一理论来进行的:一般将患者的弱视眼视力有无提高作为为判定治疗是否产生正向成果的标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适应环境和工作,需要用双眼定位目标物体,然而眼科临床诊疗中的单眼视力测试场景,对应的检测结果并不代表患者在双眼识物时的情况。近年来,周教授团队和其他一些课题组专门有研究说明此类问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情况往往最容易被大家忽视。
 
事实上,弱视患者双眼损伤与其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尤其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认知、运动能力、手眼协调、精细操作等都与双眼的发育有紧密联系,而且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单眼视力损伤情况可代表的。因此,为了使患者实现更全面的视觉康复、获得良好生活质量,周教授呼吁眼科临床医师与同道科研工作者共同交流、深度探讨,完善弱视视觉康复诊疗的方方面面,使其更加精细化、全面化。
 
成年弱视患者的福音!视知觉训练可拯救视力
 
多年前,视觉领域的开创者提出了“视觉关键期”的概念:人们成年之后,视觉皮层很难被改变,即可塑性较低。对视知觉学习的研究,大概已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很多进行知觉学习训练的研究团队发现,通过一定形式和强度的训练,即便成年人的视功能也存在提高的潜力,也可以把其视知觉的能力成功提升。这类研究其实更属于脑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弱视,既是一个眼科疾病,又是一个天然的研究异常发育对大脑影响的模型。在国内外,有很多人在研究弱视的视知觉损伤机制、可塑性等与大脑联系的关键科学问题。这些研究,也为大家进一步理解弱视并开展相应的视觉康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为什么对弱视患者来说,视知觉训练是一个是很重要的诊疗方法呢?2008年,黄昌兵教授就有篇文章证明了,弱视作为一个典型的发育相关性眼病,患者的视皮层通常发育异常,但是其大脑还是有良好的开发空间去提高,即便成年之后的弱视患者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视觉可塑性。因此可以通过视知觉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视觉康复。所以,从视觉康复的角度来说,针对弱视的不同类型、患者的不同个体,开发不同形式的、个性化的视知觉学习训练,具有较好的诊疗意义。
 
视知觉学习训练与传统康复方式有何区别? 
 
视觉康复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针对不同的功能与目的,有不同的康复策略,对应不同的视觉训练方式。众所周知药物治疗通常有作用靶点,那么视知觉学习训练也有靶点,与传统的视觉训练方式,如调节聚散的视觉不同,它对应的靶点是视觉神经系统,其目标是改善视觉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效率。这里面也有不少脑科学的研究进展,揭示不同类型的视知觉学习的在视觉信息处理的脑环路中发生的位点。这也为大家更好地利于视知觉学习于弱视等功能性眼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弱视治疗:紧随发展趋势,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一些国际知名医疗公司和风险投资均积极在视觉康复上的布局。但在弱视领域内,并没有特别多的视知觉训练产品进入到临床。目前来说,临床基本上还是以“遮盖法”作为标准疗法对弱视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不否认“遮盖法”的优点,但是参考学术论文及临床试验的数据,对尚处于视觉系统发育期的弱视青少年而言,“遮盖法”治疗确实能够提升其单眼视力,但对双眼视功能的提高是有限的。针对个体的视觉功能特征,适时地转换或增加一些合适的其他视知觉训练的方式,可能对除单眼视力之外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其他视功能的康复大有裨益。但需要强调的是,“什么样的训练是科学的、合理的?”眼科医师不应仅凭经验判断,而需要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
 
近年来,周教授课题组针对弱视患者的单眼损伤机制、双眼损伤机制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也开发了很多视觉功能损伤测量的新工具、新模型。接下来,团队也将把这些前期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逐步推广到临床上去,以期服务患者。当然,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总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相信弱视的诊疗在未来将会迎来新的变革。
 
专家简介
图片
周佳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视觉科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周逸峰研究员。2011-2016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眼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弱视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学者Robert F. Hess教授。2016年加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现担任温州医科大学视觉功能损伤与修复课题组PI,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副主任。他目前是美国视觉训练视光学会(COVD)资深会员(FCOVD-A),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视觉与听觉健康产业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视觉与听觉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视觉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学组委员,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会员。还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法国国家研究部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奖通讯评审专家,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杂志客座副主编以及多个杂志的审稿人。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他以弱视、斜视、近视等常见视功能性眼病为模型,研究人类大脑视皮层的视觉信息加工机制、损伤机制和修复途径。相关科研成果在P ROY SOC B-BIOL SCI (Nature Index期刊,2篇), IOVS(眼科学TOP期刊,11篇)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或SSCI论文56篇(其中48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论文);获美国发明专利1项。成果曾入选2017年度眼视光学组十大科研亮点。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他构建了常见视觉认知功能测量体系,并与眼科临床、照明、显示等多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以期构建临床诊疗规范、健康照明和显示标准等。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