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指两只眼睛的视线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也就是一只眼睛的视线在目标上,而另一只眼睛的视线偏向目标外的状态。斜视产生的危害不仅是眼位不端正、影响仪容,更严重的是因缺乏或丧失双眼视功能,丧失了建立立体视的条件和做精细工作的能力,以致终身残疾。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斜视会损害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及深度知觉感知。

然而最新研究显示,斜视对三维空间感知能力没有损害。之前对斜视患者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及深度知觉感知方面的认识通常是基于轶事报道或者猜测,对三维感知能力和深度知觉障碍的确切本质知之甚少。
相对深度感知能力是三维空间感知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一个人感知物体三维形状和布局能力的基础。大脑中对三维空间感知能力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为:对观察者周围物体距离的感知(个人空间感觉),对处于行走距离物体距离的感知,还有对三维立体物体形状和布局的感知(相对深度感觉)。科学家GiedreZlatkute团队首次使用图形图像从斜视的线性角度提示研究了相对深度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斜视患者与具有双眼视觉的观察者相比,相对深度感知能力并没有损害,结果发表于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
研究人员首次研究了相对深度知觉,比较了斜视和典型双眼视的观察者。通过对透视会聚的深度线索的敏感性,以及使用这种线索对相对深度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检查二维(2D)间隔等距离判断中的3D偏差来测量敏感性,通过检查3D间隔等距离判断来测量准确性。研究人员使用两种不同的心理物理方法来测试单眼和双眼所观察的透视图像:两种可替代强制选择(2AFC)和调整方法。透视信息对二维判断(3D线索易感性)的偏倚效应在两组心理物理学任务中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和可比性(均p<0.001),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3D任务中都表现出低估,在2AFC任务中,两组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调整方法中,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比率差异约为10%,p=0.016)。只有非斜视组的观察条件(单眼与双眼)有轻微但显著的影响(比率差异约为6%,p=0.002)。研究结果表明,斜视中透视会聚线索的自动敏感性和使用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典型的双眼视觉相似,并且对人类视觉系统中深度编码的性质有影响。

图1.相对深度和标度(绝对)深度知觉之间的区别。在顶部模式图中,观察者有关于四个对象之间的相对间隔比率的信息,但没有间隔的实际值(距离单位)。因此,观察者对三维形状和布局的感知在达到统一比例因子时是模糊的。在图中下方的两个模式图中,观察者以一些与交互相关的自我中心单位(距离单位)来感知物体之间的实际分离。
实验1
在这个实验中,比较了斜视和非斜视参与者在存在透视会聚线索的情况下做出2D间隔等距判断时对3D偏倚的易感性,以及他们在描绘的3D场景中使用透视信息做出准确间隔等距判断的能力。

图2.在监视器的2D平面上(2D条件)和所描绘的3D图形空间(3D条件)中,间隔被认为是等距的平均比率。误差表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虚线表示2D判断的垂直比例,而虚线表示3D判断的垂直比例。
实验2
除上述情况外,所有表现和刺激条件均与先前实验相同。实验中的所有任务都是在两种观察条件下进行的:双眼和单眼。在单眼条件下,受试者在非主导眼上佩戴眼罩。试验顺序(单眼与双眼)在两组参与者中是随机的。作为在实验1中,参与者被要求在显示器的二维平面或描绘的三维空间上判断间隔的等距离。

图3.对于2AFC楼梯和调整方法,在单眼和双眼视下,在监视器的2D平面(2D PP)或所描绘的3D 空间(3D PP)上被认为间隔等距的平均比率。误差线表示标准偏差。虚线表示2D判断的有效比率,点虚线表示3D判断的有效比率。
研究结果结合其他一些研究指出,斜视患者可能只存在第一种空间感知能力缺陷,其他两种感知能力仍正常。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斜视对三维立体感知能力造成的损害及其损害发生的机制。
参考文献: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common-eyesight-myth-strabismus-demystified.html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