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鼻相关微创外科创始者吴文灿教授专访:畅谈眼科内镜微创技术的突破与未来

  • 2023-07-07 17:22:00
  • 1135 Views

编者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文灿教授首创的眼鼻相关微创技术变革了外伤性视神经疾病传统的疗法,从原先疗效甚微的全身用药或开颅手术治疗向疗效相对理想的内镜下经鼻径路微创干预治疗转变,为许多眼部疑难病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是指在内窥良好的照明、放大倍率下,以鼻腔鼻窦作为手术通路,通过监视器将内窥镜图像显示出来,对眼眶邻近鼻部,甚至与鼻部沟通的炎症、肿瘤、外伤等疾病进行手术干预的一门全新的技术。其优势在于手术径路更直接、不在颜面部留下切口、对病变部位显示清晰、内窥镜放大倍率下显微操作、微创、并发症少、术后快速恢复的优越性。在6月29日—7月2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眼科内镜微创外科高峰论坛”会议期间,《国际眼科时讯》特邀吴文灿教授详细介绍了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相关内容。


微创: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手术理念

顾名思义,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宗旨就是微创,微创是外科学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不同于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位的疾病可直接通过显微镜或其它光学仪器直视,眼眶位于眼球后面与周围狭窄的空间,看不见也摸不着,而眼眶里面却布满了致密的神经、血管,即使术中极小的损伤也可能导致神经、血管不可逆损伤而引起相应的不可挽回的并发症。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创对于眼眶手术至关重要。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优势是什么?吴教授指出,主要是利用内窥镜技术,术者能够深入到眼眶、鼻腔、鼻窦、颅底等传统显微镜技术到达不了的区域;同时利用内窥镜的照明和放大作用可以达到显微手术操作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术者可以根据需要术中随意改变内窥镜照明的角度,这是内窥镜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

国家非常重视分级诊疗,特别是对于三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是国家医改的重点、热点问题。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诊断与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层次的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科,从普通病、常见病到大病、重病、疑难罕见病的专业化医疗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像我们这种顶级的三甲专科医院将承担更多的责任,重点解决专科领域内的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等基层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由此而生,在三级医院、高端医院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回顾:眼鼻相关微创外科实现的四大突破

从2006年成功完成第一台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至今,吴教授对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技术的探索已有17年之久。吴教授表示,内窥镜技术在治疗视神经疾病、眼眶肿瘤、眼眶外伤及泪道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一、视神经疾病。从30多年前吴教授开始学医至今,激素诊疗就是视神经疾病主要治疗方式。如果激素治疗无效,临床上基本上就放弃了,不治了。现在尽管开发了一些其它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实际上效果不理想,发展非常迟缓。自从眼鼻相关内窥镜微创技术问世后,该情况有了明显转变,借助内窥镜微创技术,之前不能治疗的许多视神经疾病,甚至被认定为不可能再治疗的患者其视功能能相当程度恢复。
二、眼眶肿瘤。相当一部分眼眶肿瘤通过常规手术可以治疗,效果也不错,但对于位置复杂、深邃的肿瘤,特别是与鼻腔鼻窦、颅脑沟通的肿瘤,甚至鼻-眶-颅同时沟通的肿瘤,传统方法治疗起来特别棘手。现在,对于这些复杂的眼眶肿瘤,选择内窥镜技术可实现相对理想的治疗。
三、眼眶外伤。对于眼眶外伤,主要包括眶内异物存留、眼眶骨折等。例如对于眶壁骨折,以前手术时首要考虑的是功能复位。吴教授强调,没有正常的解剖结构很难有正常的功能。如今借助内窥镜微创技术整复眶壁骨折,可实现从功能复位向解剖复位的“质”的转变。
四、泪道疾病。因泪道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无论何种传统治疗均只能在盲目操作下完成,术者主要凭手感、经验判断泪道情况,进行探通、置管等操作。但内窥镜微创技术的问世揭开了泪道的神秘面纱,可清晰地显示出泪道内部的精微结构,帮助医生精准诊断与治疗。


展望: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吴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吴教授并未止步于目前的成绩,正带领团队继续攀登医学高峰,现聚焦于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视神经疾病。目前,内窥镜下经鼻径路微创干预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手术技术非常成熟,获得了大家的公认,吴教授团队获得的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地位,但术后如何更加精准地对视神经轴索所处的微环境进行干预以促进神经的再生修复?这仍需要更多的探索与深入研究。
二、免疫相关性眼眶病。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在发病机制、眼眶减压术等方面,吴教授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将令人恐怖的手术转变为了一个整形手术,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但如何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开发新的靶向治疗任重而道远。
三、眼眶眼肿瘤。尽管内窥镜微创技术在许多复杂性眼眶肿瘤手术摘除方面取得了相当突破,但并不是每一个肿瘤都能通过手术去摘除。因此,探索眼眶眼肿瘤的发病机制、分子靶标与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或在微创手术的基础上实现更精准的靶向治疗?这也是吴教授团队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之一。


授人以渔:青年医生如何掌握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手术技术?

6月26号~29号,吴教授团队在刚刚装修一新的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眼科学)举办了一场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技术特训班,培训现场十分火爆。鉴于此,吴教授总结了学习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技术的四个要点,以期为青年医生提供更多助力。
一、构建理论体系。学习眼鼻相关微创外科手术,首先必须清楚、全面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理论体系。
二、掌握解剖学基础。解剖是外科的基础,如果不懂解剖,则无法实施相关外科手术,眼鼻相关微创外科亦不例外。因此,对于每一位术者,熟练掌握相应解剖特点为基础与前提。
三、技术培训。内窥镜微创技术与显微手术明显不同,术者需接受一个周期相对较长的、正规的内窥镜手术技术培训过程,最主要的是从监视器图像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四、摆正学习态度。任何一门知识与技术,都有一个过程。内窥镜微创技术是在传统手术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与升华,成长起来更为缓慢。磨刀不误砍柴工,故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急躁心理,应胆大心细、稳扎稳打,接受严格的规范化技术培训,真正无师自通是很难的。



图片

吴文灿 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美国 Bascom Palmer 眼科研究所 Fellow,澳大利亚 Royal Adelaide Hospital 高级访问学者,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学院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世界眼-鼻相关微创外科创始人,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先后入选“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五届人民名医”、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温州市杰出人才”、“温州市十大匠心领军人物”等,所领衔的“精准眼眶微创外科”团队入选2019年度温州市组织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温州市高水平创新团队(领军型)”。先后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研发计划等课题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著 100 余篇,其中被 Elife、Theranostics、Mol Neurodegener、Mol Ther、Ophthalmology 等高水平 SCI 期刊收录 82 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