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眼眶丨厘清利弊,统筹治疗决策

  • 2024-10-23 17:51:00
  • 475 Views

编者按:眼眶疾病种类繁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眼病,对眼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AAO2024会上,眼科学者们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眼眶疾病的治疗新方法和新方案进行了评估,为眼科医师选择适宜方案治疗眼眶病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Teprotumumab相关慢性耳毒性的风险识别和分层

Teprotumumab是一种新型药物,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突出的症状,但该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应被忽略。Puneet S Braich等人开展研究探讨了接受Teprotumumab治疗TED的患者发生慢性耳毒性的危险因素。研究者们对在三级医疗转诊中心接受Teprotumumab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完成Teprotumumab输注之前、期间和之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并结合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基线、第12周和最后一次输注Teprotumumab后至少6个月,对136只耳进行听力测试分析。37只耳(22%)的治疗后慢性听力损失符合耳毒性标准。风险因素包括第12周时中频或高频纯音平均分贝听力水平异常、年龄超过50岁、吸烟、眼球突出减少>4毫米以及高频基线损失。

研究结论:当患者有基线听力损失或在治疗中期出现听力下降,或是老年人、吸烟者或过度眼球突出反应者,就会发生Teprotumumab诱导的慢性耳毒性。确定有风险的患者将有助于确定谁可能经历慢性耳毒性,避免合并症的发生。


讲题:Identified Risks and Stratification for Teprotumumab-Associated Chronic Ototoxicty

讲者:Puneet S Braich

共同作者:Francis W Price


眼周皮肤鳞状细胞癌神经周围扩散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Sarinee Juntipwong等人开展研究比较了眼周皮肤鳞状细胞癌(pcSCC)合并神经周围扩散(PNS)的不同治疗方法。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21例接受免疫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联合放疗(RT)和RT治疗的伴有PNS的pcSCC患者。

研究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疗(6例接受cemiplimab治疗,1例接受pembrolizumab治疗,5例接受化疗/EGFR/RT联合治疗)。11名患者无复发,1名患者在平均随访32个月后病情稳定。92%的患者表现出临床改善(三叉神经痛改善83%,上睑下垂和运动改善50%,感觉改善31%,角膜病变改善25%,面瘫改善22%),50%的患者获得了神经功能。三名患者接受了EGFR阻断剂(cetuximab)的放疗。平均随访31个月后,2例显示有反应,1例显示病情稳定。在所有病例中,只有神经性疼痛有所改善。4例接受RT治疗者,平均随访13个月后,3名患者病情进展,1名患者病情稳定,无任何临床改善。免疫治疗组的2年生存率为88%,cetuximab/RT组为33%,RT组和未治疗组为0%。

研究结论:免疫治疗对伴有PNS的pcSCC提供了最佳的临床效果。


讲题: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Periocular Cutaneous SCC With Perineural Spread

讲者:Sarinee Juntipwong

共同作者:Mehriban Alizada,Almila Sarigul Sezenoz, Victor M Elner, Denise S Kim, Christine C Nelson,Francis P Worden, Hakan Demirci


探究睑黄瘤与血脂异常或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睑黄瘤(XP)是一种良性疾病,涉及眼周皮肤淡黄色病变,既往认为其与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CVD)有关。Yael Lustig等人在一个大型队列中研究了XP与这些全身性疾病的关联。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至2020年间在一家医学筛查机构接受检查的所有患者的病历。对照组以1:10的比例进行匹配,以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XP与血脂异常和CVD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35678例患者中,男性11228例(74%,平均年龄52.2±12.2岁),203名患者患有XP,与2030名对照组配对。两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相似(P>0.05)。同样地,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高血压的病史发生率也相似(均P>0.05)。

研究结论:该研究表明XP与血脂异常或CVD无关,该结果与当前推行的临床管理理念不一致。


讲题:Xanthelasma Palpebrarum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yslipidemia or CVD in a Large Cohort: A Case Control Study

讲者:Yael Lustig

共同作者:Noa Kapelushnik,Ari Leshno, Guy Jonathan Ben Simon, Daphna Landau Prat



小结

虽然近年来眼眶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明显提高,但还应看到,由于眼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治疗中的不规范或盲目性,继续普及和提高眼眶疾病的诊疗水平非常有必要。只有深入了解眼眶疾病,并熟悉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才能造福更多患有眼眶疾病的患者。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