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视觉健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石,其发育质量直接影响终身生活质量。在数字时代,儿童眼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近视低龄化、高度化趋势加剧,斜视、弱视等视觉障碍发病率攀升,电子屏幕暴露更引发复合型视觉功能异常。儿童视觉发育具有独特的阶段性特征,受遗传易感性、环境暴露模式、行为干预策略及神经可塑性等多种因素动态调控,其交互作用机制为眼健康干预带来重大挑战。在第40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 2025)上,众多围绕儿童眼健康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集中发布,为破解儿童视觉健康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儿童屈光参差:从静态评估到动态管理
屈光参差是双眼屈光状态不一致的特殊情况,常伴随弱视及立体视功能损害。既往研究多聚焦于其患病率及临床特征,而缺乏对动态演变模式及与双眼屈光状态相关性的系统研究。为明确双眼散光儿童中屈光参差的年龄相关性演变规律,分析其与屈光类型(远视、近视、正视)的关联,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纵向随访设计。研究纳入了台湾两家医学中心2018-2023年间就诊的3-11岁双眼散光儿童,共156例(双眼屈光参差≥1.00D),随访时间≥1年,至少完成2次复查。研究记录了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最佳矫正视力、眼位及阿托品使用情况,并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将受试者分为分为远视组、近视组和正视组。
研究结果
● 6岁以下儿童屈光参差呈下降趋势(3.34D降至2.96D;P=0.038),而6岁以上儿童屈光参差呈上升趋势(2.16D升至2.55D;P=0.005)。
● 在3、4、5、6岁年龄段,近视组和正视组的平均屈光参差显著高于远视组(P值分别为0.005、0.002、0.001、0.011)。6岁以上儿童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所有P>0.05)。
● 屈光参差变化与年龄、屈光组别、弱视和斜视显著相关。
研究结论
3-13岁儿童屈光参差与年龄的相关性呈非线性关系。6岁以下儿童的屈光参差呈下降趋势,尤其在近视或正视儿童中更为显著。
讲题:Changes in anisometropia by age in children with hyperopia myopia and antimetropia
作者:Shih-Wen Wang,Chiun-Ho Hou
疫情后干眼:被低估的儿童公共卫生事件
为探究新冠疫情对儿童干眼发病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对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诊断为干眼的5-18岁儿科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历审查。在排除286例可能由全身性或眼部共病、药物引发的干眼病例后,共纳入2570例患者。研究收集了年龄、首次就诊日期和诊断日期等临床数据,将新冠疫情流行前(2017年3月-2020年3月)与流行后(2020年4月-2023年3月)数据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
● 27%的干眼患者(687/2570)在新冠疫情流行前已确诊,73%的干眼患者为新冠疫情疫情后新发,新冠疫情流行后干眼发病率增加了2.7倍。
● 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冠疫情流行前干眼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18岁,而新冠疫情流行后最高发病年龄组转移至10-14岁。
● 新冠疫情流行后5-14岁儿童的新发干眼病例呈上升趋势。
研究结论
新冠疫情后儿童干眼发病率显著上升,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研究强调,需重视儿童健康用眼习惯的培养,合理控制屏幕使用时间,并在长时间用眼任务中安排适当休息,以减轻干眼症状,保护儿童眼健康。
讲题: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Incidence of Dry Eye Syndrome in Pediatric Population
作者:Arjit SINGH,Jonathan RUSSELL,Rahul BHOLA,Diya SINHA
总结
APAO 2025上的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儿童屈光参差与干眼的新动态,更敲响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眼健康关注的警钟。对于屈光参差,临床需重视6岁以下儿童的动态监测与早期干预;对于干眼,培养健康的数字生活习惯、合理控制屏幕时间已成为当务之急。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眼科检查,关注用眼行为,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眼科医师则需依据最新研究成果,制定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共同为儿童的清晰视界保驾护航。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