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S热点追击丨ICL首个区域性国际专家共识——亚太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 2025-09-05 23:30:00
  • 16 Views

编者按:亚洲作为全球近视高发地区,预计到2050年近视率将高达65%,近视防治形势严峻。在多种矫正手段中,ICL凭借其Collamer®材料的优良特性、不切削角膜、可逆及矫正范围广等优势,逐渐获得医生与患者的认可。自1993年全球首例植入以来,ICL技术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累计植入量超过300万枚,成为与激光手术并驾齐驱的主流近视矫正方案。ICL于2006年进入中国,推动了国内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近期,由《亚太眼科医学杂志》(APJO)总编辑、亚太眼科科学院(AAPPO)及亚太近视学会(APMS)秘书长林顺潮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领衔制定的ICL亚太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这一重要成果不仅标志着ICL手术在中国规范化进程的加速,更彰显了我国屈光专家在国际级共识制定中的高参与度和重要的影响力。

CCOS2025年会期间,在STAAR Surgical的展台上,隆重举办了ICL亚太专家共识发布及解读会。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眼科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们对共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进一步促进了ICL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



晶彩启幕 共见未来

周行涛教授致辞表示,ICL手术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已获广泛认可。近日,由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荷兰、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专家共同撰写的ICL手术专家共识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正式发布。该共识总结了ICL手术3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肯定了其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并融入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规划。众多专家通过持续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该手术在适应证拓展、技术规范化和手术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进步。此次共识的发布,将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专业合作,推动屈光手术向更规范、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凝智聚力 携手前行

 全球慧聚 共启新篇 

爱尔眼科集团屈光学组带头人王铮教授从ICL在全球的发展历程谈起,历数了德国、日本和中国ICL相关共识内容的变迁与完善过程,临床研究证据推动包括ICL在内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建议度数范围不断拓宽,使越来越广泛的人群受益于此。在中国,随着ICL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相关共识和规范也经历了显著的完善和升级。从2019年发布的《中国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专家共识》到2024年国家卫健委出台《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规范》,从国家层面推动行业发展到新高度。新的指导政策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与优化,通过细化术者要求,完善术前检查;扩宽适用人群,优化手术时间,从而保障术后效果,使得更多患者获益。这些举措进一步保障了我国ICL手术的有序与健康发展,使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均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范的持续完善,ICL手术将在未来为更多人带来清晰视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周行涛教授高屋建瓴,深入解读了ICL亚太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来自9 个国家的 19 位国际专家,聚焦ICL手术争议话题,达成共识以优化临床结果。ICL作为临床证据充分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成为本篇亚太共识唯一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源。专家组系统回顾1133篇ICL领域文献,覆盖12个方向的临床常见问题,形成58条声明,所有声明均达成共识。具体内容涵盖术前患者选择和手术规划、手术技术、术后管理各个环节关键争议问题:患者筛选(年龄和ACD)与伴老视患者屈光矫正目标;中心孔ICL的安全性;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要求;尺寸选择与拱高预测;散光矫正策略;ICL手术技术(同期和分期、微粘弹剂和无黏弹剂);ICL更换或取出的适应证。共识如同灯塔,期待在其指引下,共同推动ICL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受益人群,最终实现技术进步与患者福祉的双赢。 

同时,本次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中国有晶状体眼植入术核心专家和青年专家协作组隆重的颁证仪式。


 总结

 ICL技术从发明至今,已走过30多年历程,成为近视矫正领域的重要突破。当前,亚太地区ICL发展势头强劲,但面临规范化不足、资源不均等挑战。ICL亚太专家共识的发布是及时且必要的响应,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未来,随着共识的深入推广,ICL技术有望在亚太实现更均衡、高效的发展,最终惠及广大近视患者,助力他们“摆脱眼镜困扰,拥抱清晰视界”。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