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脉络膜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2023-06-06 16:56:00
  • 806 Views

编者按:既往临床研究表明,肥厚型脉络膜可诱导黄斑新生血管病变(MNV)发展为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 PNV可进展为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由于概念框架不统一,不同研究对PNV、PCV、厚脉络膜的认识不同。为便于对PNV、PCV和nAMD的研究,Kenji Yamashiro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推荐了他们认为完善的概念框架,并建议在了解PCV的真正本质之前应该谨慎使用PCV这个术语。


PCV的特征是在分支新生血管网络的边缘存在息肉样病变,被认为是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种常见的亚型。不但黄斑新生血管(MNV)的形态独特,PCV的发病机制也相当特殊。nAMD通常在drusen和/或伪drusen的基础上发生。相反,相比之下有的PCV患者并没有drusen/SDD,而且对于这类患者,PCV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最近提出的概念“肥厚型脉络膜表型”来解释。具有肥厚型脉络膜表型的眼常伴有外部脉络膜血管的扩张和/或脉络膜血管的高通透性(CVH),除外肥厚型脉络膜相关drusen,通常不伴有drusen。尽管最近的研究提出肥厚型脉络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脉络膜涡静脉或脉络膜血管的情况有关,且“肥厚型脉络膜”一词被广泛使用,但并无“肥厚型脉络膜”的相关定义。

根据“肥厚型脉络膜”将nAMD分为肥厚型脉络膜和drusen两个亚型,但两型的诊断标准至今尚未明确,两种亚型之间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或许还会出现两种以外的分型。此外,对于无法确定分型的病例,今后也需要仔细分析。基于形态血管学研究,nAMD通常分为PCV、视网膜血管瘤增生(RAP)、典型nAMD三种类型。由于RAP通常伴有drusen/SDD和薄脉络膜,大多数RAP应被归类为drusen亚型,而不是肥厚型脉络膜亚型。典型的nAMD则可分为drusen亚型或肥厚型脉络膜亚型。在PCV也存在相悖的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几乎所有PCV都是源于肥厚型脉络膜,有的研究者将PCV分为“肥厚型脉络膜PCV”和“非肥厚型脉络膜PCV”。在有的文献中甚至因PCV的分类和命名产生了更多混乱。

因此,迫切需要完善nAMD两种亚型的诊断标准。为了方便今后的研究并规范分类,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同时,从肥厚型脉络膜的角度来看,PCV的分类也需要重新研究。

基于这些问题,Kenji Yamashiro教授团队在以往PCV和肥厚型脉络膜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纲要以便更好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为未来的研究推荐了一个完善的框架体系。该研究包括PCV血管病变、PCV亚型分类、PCV与CSC的关系、肥厚型脉络膜的概念、PNV的治疗反应、PNV和PCV的关系,未来7个方面的内容,有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统一的认识和标准,进而确立更加完善的疾病分型和治疗方案。(图1、2)

图片

图1. 对肥厚型脉络膜疾病Kenji Yamashiro教授团队推荐统一使用的框架体系

图片

图2. 对nAMD疾病Kenji Yamashiro教授团队推荐统一使用的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Yamashiro K, Yanagi Y, Koizumi H, Matsumoto H, Cheung CMG, Gomi F, Iida T, Tsujikawa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hychoroid and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J Clin Med. 2022 Aug 8;11(15):4614. doi: 10.3390/jcm11154614. PMID: 35956229; PMCID: PMC9369798.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