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赋能,融合创新——爱博诺德全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打造精准屈光手术新时代

  • 2025-03-17 20:28:00
  • 154 Views

编者按:打磨利刃突破传统手术界限,融合创新书写精准屈光时代。3月15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于重庆顺利举行,聚焦行业发展,探索技术融合发展新趋势,前沿科技助力,铸造利刃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围绕人工晶状体技术、屈光手术发展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眼科领域技术进步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会议伊始,本次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宋旭东教授致辞欢迎与会专家的到来。


景深延长,塑造全程精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与屈光两个学科不再相互分隔,而是日益融合,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成为医生与患者的共同追求,而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则是实现这一追求的有力武器,爱博诺德以普诺明®全视®为代表的一系列基于EDOF技术平台的人工晶状体打造了适合中国人群不同视觉需求的全线产品,本次专场会议对普诺明®全视®系列人工晶状体进行全面解读,陕西省眼科医院严宏教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雯教授共同主持这一专场会议。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唐琼燕教授对最新人工晶状体分类国际标准ISO 11979-7进行了详细解读。ISO 11979是针对眼科植入物--人工晶状体的设计、测试和质量控制由ISO发布,为制造商、监管机构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依据,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降低临床风险,是目前人工晶状体产品的最高行业标准。普诺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全视程人工晶状体,经过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多项严格性能测试,符合最新国际人工晶状体功能分类标准,验证普诺明®人工晶状体远高于国际标准的优秀品质。


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曾艳枫教授分享了普诺明®全视®人工晶状体的使用体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历经多年发展,新时代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清晰的视觉质量、良好的舒适感和低光学干扰,满足患者不同场景的用眼需求。普诺明®全视®人工晶状体,采用景深增强技术增加视程的连续,多个焦点解决看远看近问题,两者结合,塑造全视人工晶状体的卓越全程视力和良好的视觉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曾教授分享了为患者植入全视®人工晶状体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使用体验,相关临床数据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福州眼科医院叶向彧教授分享了普诺明®全视®视力改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应用体会。在为短眼轴且Kappa角偏大的白内障患者以及短眼轴高视觉需求患者植入普诺明®全视®人工晶状体(AMU4H)后,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全程视力(远中近均达到0.8及以上),光学干扰少见。这主要得益于AMU4H前表面非球面扩景深设计与后表面衍射设计的结合,展现出视近足够清晰,中程视力提升,视觉干扰减少的优异表现。


视觉提升,摘镜无忧

Loong Crystal龙晶®PR是全球首款非球面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上市以来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精细化的设计,为近视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矫正体验,为国内眼内镜手术提供了全新的武器,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对龙晶®进行了全面解读,以实践经验,验证非凡品质。北京协和医院钟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熊瑛教授主持了本场会议。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蕾介绍了龙晶®PR的设计理念及临床观察结果,龙晶®PR是一款用于矫正/降低成年人近视度数的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创新采用Balacrylic™平衡型丙烯酸酯材料,柔弹兼顾,设计独特。由于其非球面大光学区设计,术后眩光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晶状体更为纤薄,使其植入后能够与人眼组织结构之间保留更高的间隙,提供更好的前房空间和更安全的周边拱高;材料更好的力学耐受性使其在术后中远期的拱高和屈光力变化更小,更加稳定。龙晶®PR于国内9家中心开展前瞻性、单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已上市对照组同类产品相比较,龙晶®PR在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以及眼压、角膜内皮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术后眩光评价方面龙晶®PR表现远优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达98.9%。


沧州市眼科医院韩二杰教授分享了他的龙晶®PR临床应用体会。经过精准的术前测量和计算,以及充分的视功能检查和心理评估,韩教授选择为一位44岁近视超过-13D度的社区工作者植入龙晶®PR(右眼-13.0D,左眼-13.25D),术后结果验证了龙晶®PR精准的屈光预测性和手术效果,患者视力1.0,视觉质量满意度高。另一位32岁女护士,植入龙晶®PR(右眼-7.25DD,左眼-7.0D),取得1.2的优异视力。龙晶®PR间隔0.25D、直径间隔0.3mm的屈光递增,为患者带来更为量身打造的个性化选择,追求精准不再迁就。


南昌普瑞医院周文天教授同样带来了他为患者选择龙晶®PR的案例体验。0.25D的精准矫正梯度,0.3mm尺寸间隔,纤薄的晶状体设计和更大的光学区,联合高次非球面零球差专利技术加持,增强了周教授选择龙晶®PR的信心,周教授为两名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选择植入龙晶®PR,配合角膜缘松解手术消除散光,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患者对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非常满意,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跨界联合  互补共赢

白内障与屈光的融合,为白内障手术缔造更为精准的视力和更为完美的视觉质量,也为屈光手术创造更多的手术方式与产品选择,融合创新时代,两大学科如何优势互补,创造共赢,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次会议特设跨界讨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俞阿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晓瑛教授主持了本专场讨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正宇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季鹏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贾志旸教授、河北省眼科医院刘延东教授、西安市第四医院马波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裴颖教授、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袁幽教授、潍坊眼科医院张浩润教授共同参与讨论。


王晓瑛教授:白内障手术和屈光手术的融合已成为时代的新潮流,在两者合作共赢的道路上,需要眼科医生不断更新理念,从患者全生命周期考虑手术设计,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于精准屈光的需求;需要眼科产品,尤其是眼内镜产品不断优化,以配适患者多种用眼需求;需要眼科医生手术技术不断打磨,为中国国民眼健康保驾护航。


话题一:理解屈光两字在近视和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含义

贾志旸教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从老视到白内障,对于视觉质量高需求人群日益庞大,传统白内障手术的复明已经难以满足这一人群的需求,白内障手术需要引入屈光概念,将视力提高的目标提升为远中近视力的提高和视觉质量的满意。

季鹏教授:双眼视功能是白内障与屈光发展连结的枢纽,视力的清晰舒适持久是屈光与白内障手术的共同目标。

俞阿勇教授: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屈光矫正不是唯一目的,却是手术的最终目的。通过白内障手术实现屈光的完美,是眼科医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不仅手术技术要好,术后屈光状态更要好。


话题二:由外及内,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互补共赢

袁幽教授:未来屈光手术将向着眼内屈光手术进一步扩展,不仅仅是因其可以突破传统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厚度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随着眼内镜产品品质的提升,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避免角膜手术偏心切削而产生的光学干扰。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避免角膜手术偏心切削而产生的光学干扰。

张浩润教授:

眼内镜产品的提升,为眼内屈光手术的推广提供了强大助力,诸如龙晶®PR等产品的上市,为一部分高度近视的患者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安全性高,视觉质量好,未来对于正常度数的患者,眼内屈光手术也将成为一种优势选择。


话题三:层层递进,眼内屈光手术向白内障手术的转变技巧

裴颖教授:屈光手术与眼内手术的转换,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尤其是从屈光手术转向白内障手术,需要更为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

刘延东教授:随着患者对于视觉质量需求的提高,解决患者视觉问题的手段更为多样,屈光手术医生和白内障手术医生的界限也日渐模糊,对于医生来讲,技术的提高是一方面,产品的升级也为广大医生突破界限提供了有力武器,眼内镜的产品升级和推广应用,为屈光手术提供了更多选择,而对于医生来讲,掌握更为全面的技术亦是势在必行。


话题四:从无到有,白内障手术向眼内屈光手术的设计变化

马波教授:白内障与屈光手术的融合已经是未来的发展潮流,这种融合对于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尤其是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大有益处。眼内镜手术的发展也为这一融合提供了助力,角膜屈光手术,眼内镜手术以及屈光白内障手术之间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

陈鼎教授:白内障手术向眼内晶状体设计的转变,需要医生完成理念转变和知识储备积累。与传统白内障手术相比,眼内晶状体手术面对的是更年轻的患者,需要从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手术设计,确保晶状体能够满足患者后半生的视觉需求。


突破壁垒 融合创新

在精准屈光时代,产品不断更新,品质日益完善,广大临床医生拥有了更为强大有力的武器,实现全生命周期,全连续视程视觉守护。在发展的过程中,突破成为永恒的话题,突破技术壁垒,普诺明®全系列人工晶状体打破国际垄断,打造白内障患者全视程优质视觉,突破眼内外界限;龙晶®PR的重磅上市打破了国际垄断,其优越的光学设计和视觉表现,使得公司产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新的品质的飞跃。突破手术界限,融合创新全系列产品,让白内障手术与屈光手术融合互补,实现精准屈光时代精准全程视力目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