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补体系统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愈发受到重视。补体过度激活所引发的炎症反应,被认定为导致渗出性AMD(即湿性AMD,nAMD)和地图样萎缩(GA)等严重眼底病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基于此,针对补体通路的干预策略成为当下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向。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注意到大量GA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nAMD。然而,此前针对GA治疗的关键性试验,由于研究设计等方面的局限,将此类合并有nAMD病史的患者排除在外,这无疑给实际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近期,第43届美国视网膜专家学会(ASRS 2025)年会于美国长滩落下帷幕。会议上,Josh Wallsh团队带来了一项研究成果,围绕补体抑制治疗在nAMD合并GA眼部应用的有效性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以往补体抑制剂玻璃体内注射治疗GA的关键试验中,明确排除了有nAMD病史的患者。但实际情况是,许多GA患者既往都患有nAMD。鉴于此,Josh Wallsh团队基于前人研究,进一步评估对nAMD进行同步治疗时,眼内使用补体抑制剂治疗GA的疗效。
研究人员对接受玻璃体内注射C3补体靶向药物(Pegcetacoplan)或新型补体C5蛋白抑制剂(Izervay)治疗GA的眼部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病历分析。所有纳入的病例在接受上述补体抑制剂治疗GA的同时,均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疗法治疗nAMD。研究设定的主要结局指标为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的GA病灶大小,次要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nAMD的治疗间隔及用药情况。
此次研究共纳入27名患者的36只眼,平均治疗时长为14个月,平均年龄85.97±1.33岁。在这些患眼中,约39%接受Pegcetacoplan治疗,61%接受Izervay治疗。治疗结果显示,GA病灶增长率从治疗前的1.17±0.14mm2/年显著降至0.64±0.17mm2/年(P<0.05),平方根转化分析也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P<0.01)。治疗后,患者的BCVA总体保持稳定,均值从20/80变为20/100(P=0.07)。在nAMD的治疗方面,治疗间隔与用药情况未受到负面影响,其中8只眼(22.2%)延长了治疗间隔,1只眼(3%)成功停用抗VEGF治疗。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内炎症等不良反应。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同步治疗GA与nAMD能够有效减缓GA病灶的进展速度,而且不会加重nAMD的疾病活动性。相反,同时对nAMD进行治疗,也未对补体抑制剂治疗GA的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小结:Josh Wallsh团队的这项研究为nAMD合并GA的治疗开辟了全新道路。它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医学探索永不止步,未来仍需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同时,深入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开发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更多AMD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
标题:Complement Inhibition Treatment for Geographic Atrophy in Eyes With Exudative AMD
报告人:Josh Wallsh
来源:第43届美国视网膜专家学会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