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S前沿探路丨白内障术后网脱警报拉响:男性、60岁以下、眼轴超25mm成目标人群

  • 2025-09-15 18:06:00
  • 5 Views

编者按: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普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控成为眼科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作为白内障术后一种较为罕见但可能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其风险因素的探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9月12~16日,第43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年会(ESCRS 2025)在丹麦哥本哈根盛大举行。在此次盛会上,众多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得以交流分享。会议上,来自阿塞拜疆医学大学眼科的A. Galbinur团队展示了一项关于白内障术后RRD风险因素的5年回顾性分析,为该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证据。

 该研究旨在全面报告白内障摘除术后RRD的特征和临床结局,并确定近视患者潜在的风险指标,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研究选取了2019-2024年在阿塞拜疆医科大学与国家第一医院接受白内障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特定时间段的选择,充分考虑了足够的随访时间和充足的样本量需求,以确保能够准确发现白内障术后RRD这一相对罕见的并发症。借助先进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了患者的手术参数、并发症和随访评估等信息。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将国家第一医院的白内障手术记录与阿塞拜疆医学大学眼科和国家第一医院同期进行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例进行精确交叉匹配。主要观察指标设定为白内障术后RRD,分析因素涵盖性别、年龄、眼轴长度、后囊破裂、患者健康状况以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研究分析发现:

  •  在纳入研究的14656例白内障手术中,共发现74例RRD患者,RRD发生率为0.13%。白内障摘除术与RRD诊断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67天。 
  • 与未发生RRD的患者相比,RRD患者呈现出更为年轻的特点。RRD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3岁,而非RRD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4岁。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RRD的发生风险逐渐降低:60岁以下患者的发病率为0.13%,60-75岁患者的发病率为0.04%,75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仅为0.01%。 
  • 眼轴长度与RRD风险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性。RRD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5.13mm,而未发生RRD的患者平均眼轴长度为23.73mm(P<0.001)。 
  • 在性别方面,男性在RRD患者中的占比为68.8%,而在总研究队列中男性的占比仅为43.2%。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白内障术后RRD的三个主要风险指标为性别、年龄和眼轴长度。在男性、年龄小于60岁且眼轴长度≥25mm的患者群体中,观察到了最高的RRD发生率(2.37%)。这一重要结果提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密切的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RRD,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力健康。 


小结 

此次ESCRS 2025会议上,众多专家围绕白内障术后RRD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分享。从风险因素的精准探究到防控策略的全面探讨,这些前沿成果为眼科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指明了新的方向。这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将助力眼科领域在白内障术后网脱的防控方面迈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阶段,为患者视力健康构筑起更加坚实的防线。

标题:Risk Factors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 A 5-Year Retrospective

 作者:A. Galbinur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