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兵教授:剖析黄斑裂孔愈合机制,探寻视功能改善方向

  • 2025-10-13 17:41:00
  • 14 Views

编者按:黄斑裂孔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患者视功能的眼科疾病,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临床难点。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愈合率不断提高。然而,术后患者视功能改善的差异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上,西安市第一医院张红兵教授以“黄斑裂孔的愈合机制”为题,对黄斑裂孔愈合过程中涉及的多维度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剖析。


专家简介


张红兵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西安市眼科学术带头人,西安市领军人才。现任西安市长安区医院院长/西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兼任国际眼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主任、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16年和2018年先后任中国援苏丹光明行医疗组组长和医疗队队长,两次赴苏丹圆满完成国家光明行任务,这些事迹先后在古都先锋、学习强国、央视频道人民网等栏目播出,当日阅读量达30万人次。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诊治眼底病和复杂白内障。主要研究方向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和高度近视发病机制,已出版《激素与眼底病》专著一部,译著Hormones & Ocular Fundus Diseases一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6篇,获国家专利2项,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和西安市科技局课题多项。现为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工作组眼科专家、西安市医学会眼视光学分会主委、西安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委员、中国研究性学会神经与再生修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委员等。


黄斑裂孔诊疗现状

黄斑是视觉最敏锐区域,黄斑裂孔的发生会严重降低患者视功能。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治疗手术方式不断改进,黄斑裂孔愈合率持续提升,但术后患者视功能改善差异较大。充分认识影响黄斑裂孔愈合的相关因素,才有可能创造条件促进黄斑裂孔愈合,减少黄斑裂孔手术并发症,同时为提升这类患者术后视功能创造条件。


黄斑裂孔愈合关键影响因素

1血液供应

黄斑裂孔的愈合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这是黄斑裂孔愈合的基础,高度近视等因素导致黄斑萎缩的黄斑裂孔患者,其黄斑裂孔愈合率和视功能恢复率都显著低于无黄斑萎缩的黄斑裂孔患者。


2裂孔直径

黄斑裂孔直径也是影响黄斑裂孔愈合的重要因素,直径超过800μm的黄斑裂孔,其裂孔愈合率显著低于直径不超过800μm的裂孔愈合率,同时常常需要羊膜和自体视网膜等材料填充裂孔。


3细胞与细胞因子

在黄斑裂孔愈合过程中,黄斑区细胞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发挥水泵作用并提供营养物质,维持视网膜微环境稳定,为其它神经细胞的增生和移行创造条件。

  •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Müller细胞的不断增生,不仅为其它神经细胞的增生提供支架作用,还对视锥细胞的移行具有牵引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分化为视锥细胞,为视功能改善创造条件。

  • 此外,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都对黄斑裂孔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 最重要的是视锥细胞,其在黄斑裂孔处的正常恢复是视功能改善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视锥细胞的恢复就没有视功能的改善!但是人眼视锥细胞在人出生后13岁左右就发育成熟,基本不再增生,直径小的黄斑裂孔通过裂孔周围视锥细胞体积增大和移行填补黄斑裂孔视锥细胞缺失区,直径过大的黄斑裂孔超出周围视锥细胞体积增大和移行的填补能力,导致黄斑裂孔底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暴露,或者胶质细胞及其它组织覆盖,是这些患者视力改善有限的重要原因。



小结

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使黄斑裂孔愈合率显著提升,但是一些患者视功能改善有限,主要原因与视锥细胞丢失过多有关,利用干细胞和Müller细胞的分化潜能,以及外泌体的诱导分化潜能,促进视锥细胞再生,可能是将来的研究重点。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