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术前沿,共赴光明盛宴——第十五届青光眼学术会议盛大启幕

  • 2025-11-21 20:43:00
  • 4 Views

编者按:今日,眼科领域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重大喜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对外公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凭借其在眼科领域卓越非凡的贡献与深厚渊博的造诣,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殊荣,是对王宁利教授个人学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与充分肯定,也为整个眼科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青光眼学术会议”在贵州贵阳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同仁,怀揣着对医学的炽热热忱,跨越山海相聚于此,共同奔赴这场智慧交融的学术之约。此次会议,既是前沿思想激烈交锋的战场,亦是同道情谊紧密联结的桥梁。在这里,临床经验与科研创新相互借鉴,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彼此交融,大家携手共同擘画青光眼诊疗发展的崭新未来。王宁利教授的当选,无疑为本次会议增添了一抹璀璨的光彩,激励着全体眼科同仁在守护光明的道路上继续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图片


群英荟萃,共襄盛举

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李树宁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吴慧娟教授主持,数位学界领军人物发表致辞。诸位专家以战略眼光谋划学科发展路径,用真知灼见为青年研究者注入信心,为会议奠定高屋建瓴的基调。

图片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松教授致辞:


图片

“我谨代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方与东道主,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同时,也怀着无比喜悦与崇敬之情,热烈祝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宁利教授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殊荣!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虽地处西部,经济条件并不优渥,却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历经八十余载的砥砺前行,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专科实力排行中,多项指标连续十余年稳居贵州榜首。我院眼科作为明星科室,实力强劲,在郭秉宽教授、袁佳琴教授等眼科先驱的引领下,始终勇立潮头。近年来,在王鲜教授的带领下,更是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代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此表达三个‘一’:一为邀请,诚邀全国眼科同仁携手共进,助力贵州眼科事业发展;二为要求,期望贵州眼科,尤其是青光眼领域,在王鲜教授的引领下,不断攀登新高峰;三为承诺,医院将不遗余力,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眼科全方位支持。”


贵州省医学会会长杨克勤教授致辞:

图片

“我谨代表贵州省医学会,向远道而来的眼科界专家学者、同仁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贵州眼科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与朋友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青光眼,作为全球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视觉健康与生活质量。防治青光眼、守护光明,是我们眼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本次交流会,汇聚了国内众多顶尖专家与骨干力量,旨在共同探讨青光眼诊治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分享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剖析临床难点,展望未来方向。这既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也是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促发展的重要契机,必将对我国青光眼防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贵州省医学会自193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拥有83个专科分会的重要学术平台。在眼科领域,我们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们仍有较大差距。此次盛会选择在贵州召开,是对我们的信任与鞭策,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开拓视野,提升诊疗与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贵州人民的眼健康需求,携手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青光眼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致辞:


图片

“此次会议,是青光眼学界的一次重要聚会。回顾往昔会议,我们投稿超七百篇,参会人数也达七百余人。如今,投稿量(截止今天上午达800多篇)与参会人数双双增长,这无疑彰显出大家对青光眼学术研究的炽热热情与全身心投入。会上,既有熟悉的老友,也有不少新面孔。学界元老是青光眼领域的杰出栋梁,是行业传承与引领的中坚力量。年轻一代踊跃参与,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青光眼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不可逆致盲眼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肩负着守护光明的神圣使命,必须持续提升诊疗与科研能力。此次会议,我们将共同探讨青光眼诊治与研究的新进展,分享前沿理论与技术,这既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推动发展的良机。中国有超两千万青光眼患者,这庞大的数字时刻提醒着我们责任重大。我们既要聚焦关键研究,也要关注其他眼病的防治。面对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紧跟科技步伐,充分发挥青年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中国青光眼防治事业迈向世界前列,为光明事业贡献力量!”


权威领航 思维激荡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眼科及青光眼专家开展主题演讲,深度剖析青光眼领域最新进展与突破。

第一时段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刘旭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陈君毅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华教授主持,聚焦青光眼手术创新与临床挑战。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叶剑教授分享“短眼轴白内障与闭角型青光眼”的诊疗策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张秀兰教授团队成员代讲)阐述“大道至简——青白联合手术的未来趋势”的前沿理念;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张铭志教授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矛盾中寻求统一”的平衡之道;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dical Center, San Francisco的Ying Han教授则带来“pearls of performing cataract surgery for PACD patients”的国际视角经验。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第二时段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领衔主持,围绕青光眼诊疗突破与机制研究展开深度探讨。

图片

王宁利教授指明"青光眼诊治未来突破"的前沿方向;葛坚教授聚焦"青光眼防治中的未满足需求——挑战与未来";孙兴怀教授就"青光眼手术传统与微创的选择"展开对比分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余敏斌教授则从基础研究切入,阐述"青光眼的视觉通路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第三时段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卓业鸿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夏晓波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纯教授共同主持,专题发言聚焦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

张纯教授解析“青光眼结膜下引流装置的研发现状”;卓业鸿教授分享“基于自然发病青光眼猴视神经损伤机制及药物治疗转化研究”;夏晓波教授阐述“青光眼发病机制及诊疗新技术进展”;刘旭阳教授揭示“CPAMD8与眼发育异常”的基因关联;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Gui-shuang Ying教授提出“Design and Analysis Strategies for Bilateral Eye Data in Glaucoma Research”,提供国际化研究方法论;张铭志教授构建“人房水蛋白质N-糖基化全景图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原慧萍教授分享“逆转NTG鼠优质骨髓干细胞衰老修复其视神经损伤”。



接下里的日程中,与会专家将继续通过专题研讨、病例辩论、手术演示等形式深化交流,共促技术规范与创新转化。相信这场学术盛会将为我国青光眼防治水平提升注入强劲动力,让更多患者看见“光明希望”!

图片图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