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流行病学趋势:挑战与机遇并存

  • 2024-04-16 17:50:00
  • 73 Views

编者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第39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 2024)上,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的Sobha Sivaprasad教授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y of DME”的重要演讲,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及DME的流行病学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Sivaprasad教授的精彩演讲不仅增进了与会者对DR与DME的认识,也为推动糖尿病眼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R防控已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预测显示,直至2045年,全球将有大约7.83亿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占总人口的近八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将达到约6亿,其中1.3亿人将遭受轻度DR的影响,2400万人将因此面临视力受损的风险,更有400万人可能因DR而遭受视觉障碍。这一趋势不仅在中低收入国家日益严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DR的风险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变风险因素,如血糖控制不佳(如HbA1c水平高)、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另一类是药物治疗,例如某些降糖药物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风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预防和干预策略时需要考虑到地域差异。

除了风险因素外,DR在全球的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一项研究显示,DME或PDR患者相比没有DR的人更容易患上意外性和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医疗资源匮乏以及社会经济差异大等因素,DME及其相关视觉障碍尤为普遍且风险较高。这些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往往缺乏及时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以及早期诊治机会,使得DR的防控工作更加艰巨。


DR筛查与预防的进展

图片

SMART印度研究指出,印度DR的患病率为12.5%,其中显著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TDR)占4%,而高血糖则是最强的可变风险因素。在印度,大约有300万40岁以上的人患有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TDR),这一数据比中高收入国家要高。在中国,DR的患病率、筛查和管理存在地域差异。与印度相似的是,尽管DR患病率高、社会经济差异大,且缺乏国家级DR筛查规划,但中国和印度在远程医疗和基于人工智能(AI)的DR筛查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例如,训练了综合人工智能视网膜专家(CARE)系统,并努力提高相关自付支出的保险覆盖面。

通过DR筛查,可以识别出有DME风险的人群。预计到2030年,DME的全球流行率将增长至25%,影响约2400万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DME造成的视觉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一些国家如英国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糖尿病导致视力受损的患者数量减少;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DR筛查;风险因素的系统控制得到加强,DR和VTDR或STDR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有所降低。


基于AI的DME检测与未来展望

为了扩大DR筛查的全球覆盖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利用可用的基线照片建立STDR的预测模型;深度学习系统可以仅凭眼底照片预测未来5年内DR的进展;在没有可用眼底照片建立预测模型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降糖药或胰岛素用药史等低资源配置信息进行DR筛查。此外,血清胱抑素C作为一种循环生物标记物,可用于检测哪些人需要优先进行STDR筛查,并可用于识别糖尿病肾病患者。

目前,基于AI模型检测DME的Meta分析共有53项研究,这些研究分别基于眼底摄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算法。模型的性能受到研究规模、训练数据集和图像质量多样性的影响。在内部验证时,模型通常表现出更好的性能。使用多个数据集训练的模型在外部验证时的表现结果更好。然而,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外部验证来评估模型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由欧洲专家小组提出的基于OCT的DME分类方案——TCED-HFV分级方案,综合考虑并评分了7个断层定性和定量特征,包括中央凹厚度(T)、视网膜内囊肿(C)、椭球区(EZ)和/或外界膜(ELM)状态(E)、视网膜内层紊乱(D)、高反射灶数量(H)、中央凹下积液(F)和玻璃体视网膜关系(V)。根据前四个变量(T、C、E、D),疾病被分为早期DME、晚期DME、重度DME和萎缩性黄斑病变四个不同阶段。这些阶段反映了疾病的进行性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DME的患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其中中低收入国家尤为显著,面临较高的风险。这些国家在DME预防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和完善相关措施。通过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高风险人群,进而实施最优控制策略以降低DME风险。在DR筛查方面,创新技术的涌现对于准确识别DME患者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发现更多高效、精准的筛查手段。为了应对DME带来的挑战,必须深入研究,探寻导致视力丧失的关键因素,并致力于开发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通过全球合作与共同努力,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康复。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