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4月3日~6日,第40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 2025)在印度马德里盛大召开。本届大会和第83届全印度眼科学会年会(AIOS)共同举办。张秀兰教授作为本届亚太青光眼学术委员会主席,再次主导了本届青光眼时段的学术安排。中国大陆王宁利和张秀兰教授受大会邀请作专题发言。另外12位学者参与大会或自由发言。其中广东省青光眼学组成员占了一半。
青光眼共设有9个时段,包括:"青光眼未来展望:挑战与前景"、"青光眼手术治疗创新突破"、"最新青光眼临床试验的临床实践启示"、"亚太青光眼学会专题研讨会: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管理策略"、"人工智能与影像学技术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年轻闭角型青光眼:探索新领域"、以及3场"青光眼前沿研究速递自由发言时段"。
青光眼手术发展新趋势,尤其是青光眼微创手术(MIGS)仍然是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而本届MIGS在闭角型青光眼上的应用广受瞩目。在"青光眼手术治疗创新突破"时段,8个专家有7个专家都畅谈各种MIGS为各类型青光眼带来的改变。来自美国的Ying Han(韩颖) 教授演讲“First-line surgical options for POAG and PACG”特别指出小青白(Phacogoniotomy,超乳+房分+房切)和小青(周切+房分+房切)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上取得的卓越效果,小青白和小青应该成为PACG一线治疗方案。韩教授进一步指出小青白小青手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研究成果,给国际同行带了新的创新思想,比起各类MIGS装置植入术,房角切开(goniotomy, GT)显然是众多MIGS在POAG上性价比最高的手术方式。来自印度的Amit Porwal教授演讲“MIGS in ACG with and without cataract”,他展示了自己在印度做的小青白手术视频,他认为,未来小青白手术将是PACG治疗最备受欢迎的手术方式;他还引用了张秀兰教授小青的手术视频,他评价:这是不可思议的的全新组合手术方式,“周切+房分+房切”为不伴有白内障或者晶状体透明的PACG提供了很好的手术方式”。张秀兰教授演讲“Incorporating MIGS for PACG”介绍了近年来各类型微创手术在PACG上的应用,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她带领国内多中心团队,历经五年得到了小青白和小青手术在PACG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殷实的研究数据告诉听众,为什么我们选择120°房角分离(GSL)、为什么120°房角切开(GT)足够降眼压、小青白可以代替大青白吗?小青可以代替小梁吗?她还特别指出,针对前房特别浅、晶状体特别厚、或其他具备任何恶青风险的患者,即使晶状体透明,都可以考虑小青白手术,从而把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
在"亚太青光眼学会专题研讨会: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管理策略"时段,共有8个专家演讲,共同聚焦PACG的手术治疗,除了探讨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上的并发症处理和挑战外,更多的讲者展示了近年来MIGS在闭角型青光眼上的应用。新加坡Shamira Perera演讲小梁网植入物如iStent、Hydrus等在PACG上的应用;新加坡Chelvin Sng演讲结膜下植入物—XEN,她说借助超乳手术,XEN也可以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来自中国香港的Clement Tham演讲,当晶状体摘除后仍不足够治疗PACG时我们要考虑什么?房角分离以及进一步的基于房角(angle-based)的MIGS是值得尝试的手术方式,他例举了小青白手术方式,认为增加房角分离或房角切开是一个非常有创举的手术组合,有效解决了晚期PACG的困境;张秀兰教授按照大会的命题演讲了“Phaco+Goniotomy in PACG——Who, Why and How”。她向听众介绍,小青白在PACG上的治疗是三联手术——超乳联合房角分离联合房角切开。它们能在发病机制上解决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的问题:超乳加深前房解决了浅前房问题,房角分离分离了粘连的房角,重新打开了房水流出通道,而房角切开切除了病变的小梁网。张教授用大量的研究结果,向听众展示,小青白可以代替大青白,小青白可以用于透明晶状体的中晚期PACG患者。印度Tanuj Dada教授发表感言,这是他听到的“most excellent presentation”的演讲。
"青光眼未来展望:挑战与前景"是青光眼最重磅的时段,云集了来自全世界顶尖专家对未来青光眼发展的探讨。8位专家,围绕青光眼基因治疗、人工智能、微创手术、前节影像、青光眼早期筛查与患者管理展开讨论。来自美国的Syril Dorairaj演讲“MIGS vs traditional surgeries in glaucoma care:is the shift happening now?”指出MIGS手术替代传统手术的时代已经来临,尤其在闭角型青光眼上。他是最早将小青白应用在PACG的国外专家之一,他已经发表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小青白(APJO 2020;Clin Ophthalmol 2019;J Glaucoma 2019)在PACG上的美国数据。他认为小青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手术。张秀兰教授在此时段,充满自信地演讲“Less is more: future MIGS trend for angle closure glaucoma surgery”。手术干预是治疗PACG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小梁切除术一直是治疗 PACG 的主要手段。然而,它在有晶状体的 PACG 眼中存在较高的潜在并发症风险,目前在许多情况下已不再作为首选的初始手术方案。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超乳的普及标志着 PACG 手术治疗方式的转变。随着MIGS技术的进步,超乳、房角分离术和各种MIGS 联合应用在 PACG 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超乳+MIGS 的长期研究尚少,这种治疗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得到充分探索和应用。然而,随着创新性手术的不断引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涌现,PACG 手术治疗的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Less is more,大道至简,应当是未来青光眼手术的发展趋势,小青白和小青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们以有效、简单、快捷、并发症少、费用少的特点成为了目前国际国内性价比最高的手术方式之一。
总结:纵观整个亚太眼科学大会,群星闪耀,传统与创新火花碰撞,但与会者可以显著感受到此次青光眼时段的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标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如何持续破局创新,引领学术前沿,给国际同行带去中国方案和中国技术,同时努力推广利国惠民的手术技术,是每一个中国学者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