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对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深入,钙通道阻滞剂(CCBs)这一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其与青光眼发病的潜在关联备受关注。既往研究虽已有所涉及,但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导致结果存在争议。在此背景下,Bonnie He、Mahyar Etminan和Brennan Eadie团队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队列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
CCBs与青光眼关联争议待解
CCBs作为全球范围内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尤其在高血压的一线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期流行病学研究提示,CCBs使用与青光眼发病之间可能存在不良关联。但这些研究因方法学缺陷,如样本量不足、混杂因素控制不佳等,导致结果可靠性存疑。Bonnie He等人旨在通过一项规模较大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更严谨的方法学,重新审视CCBs与青光眼之间的关联,以澄清既往研究的争议,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分析相结合的设计,数据来源于2016~2023年期间的IQVIA门诊数据库(美国)。研究构建了三个队列,分别为CCBs使用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使用者和噻嗪类利尿剂使用者(后两者作为对照组),并追踪至首次诊断为青光眼或随访期结束(2023年12月)。病例纳入标准为根据ICD-9/10代码新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且在首次开具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前无青光眼诊断记录。为每个病例匹配4名年龄和日历时间相同的对照。CCBs的规律使用定义为在事件日期前一年内至少每三个月开具一次处方。研究通过描述性统计比较三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协变量差异,并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以校正混杂因素。
CCBs用药风险新呈现,修正旧认知偏差
研究共纳入95775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女性占53.1%,平均年龄为59.4岁(标准差±15.1)。与噻嗪类利尿剂和ARBs使用者相比,CCBs使用者患OAG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与噻嗪类利尿剂使用者相比,OR=1.28,95%CI:1.06-1.53;与ARBs使用者相比,OR=1.02,95%CI:0.91-1.15)。然而,与噻嗪类利尿剂使用者相比,CCBs使用者患PACG的风险显著升高(OR=1.85,95%CI:1.14-2.99),但在与ARBs使用者的比较中,这种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72-1.24)。
该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CCBs时,相比噻嗪类利尿剂组,PACG发病风险更高,但相较于ARBs组无差异。与既往研究不同,本研究发现CCBs使用者相较于任一对照组均未增加OAG风险。
这一结果挑战了既往部分研究认为CCBs增加OAG发病风险的观点,提示既往研究可能因未充分控制心血管疾病等混杂因素而导致结果偏差。对于临床实践而言,该研究结果提示医生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时,尤其是对于存在PACG潜在风险的患者,应谨慎权衡CCBs的使用利弊。同时,本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如进一步探究CCBs导致PACG风险增加的具体机制,以及不同类型CCBs对青光眼发病风险的差异等。
标题:Risk of 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use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作者:Bonnie He, Mahyar Etminan, Brennan Eadie
参考资料
来源:2025年加拿大眼科学会年会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