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光眼作为全球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全球青光眼患者数量一直在持续攀升。据预测,203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人数将达到9540万,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1.12亿。而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约占全球青光眼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约为2180万。由此可见,青光眼的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6月25日至28日,第11届世界青光眼大会(WGC 2025)于美国夏威夷盛大举行,为全球青光眼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青光眼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会议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律鹏教授在Parallel Symposium的Hot Debates in Glaucoma Surgery环节中,与全球青光眼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Failed filtration surgery-Revise or redo”这一极具关键性与挑战性的议题,展开了深入且激烈的探讨。
在种类繁多的青光眼手术方式里,小梁切除手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即便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梁切除手术作为一种经典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其核心原理在于切除一小块小梁组织,以此构建一条全新的房水引流通道,进而实现降低眼压的治疗目的。该手术的优势十分显著。其一,它属于相对成熟的术式,历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检验,手术操作流程已高度规范化,基层眼科医师在接受一定专业培训后,便能够熟练掌握并开展。其二,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量,小梁切除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耗材相对简单且价格低廉,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群体以及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地区而言,无疑是性价比极高的优质选择。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基层医院,小梁切除手术已然成为控制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主要手段,为大量青光眼患者保留了宝贵的视力。
然而,小梁切除手术并非尽善尽美、毫无瑕疵。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长期成功率。为了提高小梁切除手术的成功率,律鹏教授分享了中国在该领域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术前阶段,精准无误的患者评估至关重要。医师需开展详细的眼部检查,涵盖眼压波动监测、房角结构评估、眼轴长度测量、患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筛选出适合接受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对于年轻且眼部炎症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术前采取相应的抗炎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的风险。
术中操作技巧的优化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律鹏教授着重强调,精细的手术操作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眼部组织的损伤,进而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的发生几率。比如,在制作巩膜瓣时,要确保其大小、厚度适宜,且边缘整齐,如此才能为房水的均匀引流创造良好条件;在切除小梁组织时,要精准把握切除的范围,避免对周边重要结构造成损伤。此外,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能有效抑制滤过道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减少瘢痕形成,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抗代谢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当小梁切除手术未能达成预期疗效时,如何实施修复手术或开展二次手术,已成为临床医师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律鹏教授指出,剖析手术失败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临床医师可借助眼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前房角镜等检查技术,深入探究手术失败的具体缘由,明确是滤过道因瘢痕形成而发生阻塞、房水引流路径受阻,还是存在睫状体脱离等其他复杂问题。若确诊为滤过道瘢痕形成所致手术失败,可考虑采用激光治疗,例如运用YAG激光松解滤过道瘢痕;或者进行手术修复,如重新分离巩膜瓣、清理滤过道等。对于部分病情复杂、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奏效的病例,可能需要采用联合手术的方式,如将小梁切除手术修复与引流装置植入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势,实现有效控制眼压的治疗目标。
律鹏教授的此次学术分享,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青光眼专家在小梁切除手术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更为全球青光眼领域的同行在应对小梁切除手术相关难题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全球青光眼防治的漫漫征程中,中国专家正凭借其独特的智慧与扎实的实践探索,为提升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注入强大动力,持续推动青光眼诊疗技术朝着更高水平迈进,为全球青光眼患者的光明未来贡献着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专家简介
律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九届十届青年委员
甘肃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组第一二三届组长
兰州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生联谊会)副会长
甘肃省高层次人才
兰州金城首席科普专家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眼科中心、斯坦福大学眼科中心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眼科访问学者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