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O热点透视丨张纯教授解读AI与线粒体活体检测如何革新青光眼诊疗模式,推动早诊早治新进程

  • 2025-06-19 17:53:00
  • 278 Views

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青光眼的诊疗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2025年ARVO会议上,这一趋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会议现场,我们特别邀请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纯教授,结合ARVO会议热点与见闻,带您深入了解这些前沿进展,探讨其对青光眼诊疗模式的影响和意义。




从今年ARVO青光眼领域的主题分布来看,AI/大数据、影像学与结构研究绝对是热点中的热点。这两个方向所占比重较高,反应了青光眼领域的一种什么样的研究趋势?体现了青光眼领域的诊治理念发生了何种转变?

作为青光眼领域的专家,此次ARVO会议我重点关注了AI在该领域的应用。近年来,AI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AI在青光眼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上,青光眼的随访和进展预测需要患者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连续六次检查才能初步判断病情进展的速度和恶化程度,整个过程耗时长达一年半。而借助AI技术,这一预测时间可以大幅缩短,从而实现青光眼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这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有望在社区甚至家庭环境中,通过便携式或可穿戴设备进行早期筛查。这将使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变得更加便捷,从而形成从早筛早诊到及时治疗、定期随访的慢病管理完整闭环,而AI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AI在影像学检测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最初,AI主要应用于眼底检查的图像识别;如今,多模态AI技术(如结合OCT和视野检查)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青光眼的不同阶段,并进行定期随访。这不仅有助于医生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还能有效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总的来说,AI正在全面革新青光眼的诊疗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及时、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此次会议上,房水动力学与细胞机制也是青光眼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加深这些方面的探索对青光眼的认知和诊治策略优化有什么推动作用?会议上哪些研究突破或倡导理念比较吸引您的注意?

我想重点探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线粒体功能。近年来,线粒体功能的研究成为热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细胞中至关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知道,细胞凋亡的早期阶段表现为线粒体膜的不稳定,随后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中,引发整个细胞的凋亡过程。过去,我们对线粒体膜不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学和形态学层面,而如今,这一研究已经深入到临床应用阶段,现有新技术能够在活体视网膜上识别线粒体损伤,尤其是针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此次ARVO会议上展厅已有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相关设备——荧光显色技术展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如今,先进的荧光显色技术这种非侵入性的临床检测方法,不仅对青光眼的早期细胞损伤有重要诊断价值,还能应用于其他涉及线粒体损伤的病变。这一设备的出现,标志着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链条已经形成。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还能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信息,为青光眼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AI与大数据、影像学与结构研究,以及细胞机制的研究,正在全面革新青光眼的诊疗模式。这些领域的突破不仅体现了青光眼诊治理念的重大转变,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青光眼患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及时、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