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大数据之眼,揭示白内障术后真实世界中的眼压变化

  • 2025-09-29 16:14:00
  • 13 Views

编者按:在医学科技迅猛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白内障手术相关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为优化手术方案、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依据。其中,眼压变化作为白内障术后的重要观察指标,一直备受临床关注。在第43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年会(ESCRS 2025)上,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M.Mahr团队分享了“大数据真实世界白内障术后眼压变化”的研究成果,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认识与启发。

大数据深度剖析:眼压变化全貌

该研究依托梅奥诊所综合学术医疗中心的电子医疗记录资源,对大量眼压测量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团队将所有电子病历中的眼压测量数据按照眼别和测量日期进行整理,并与白内障手术事件相关联。通过计算眼压测量日期与白内障手术日期之间的天数,划分出术前(手术前1天以内)、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30天以内以及术后超过30天等不同阶段。对于在某一阶段有多次眼压测量的患者眼睛,取该阶段所有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严格限定分析对象为至少有一次术前和一次术后超过30天眼压测量记录的白内障手术病例。


历经7年半时间,研究团队对855524次眼压测量数据(涉及45110例白内障手术,由57位外科医师完成)进行了深度剖析。患者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58%为女性。数据显示,术前平均眼压为15.0mmHg(标准差6.1),手术当天升至17.4mmHg(标准差22.2),术后第1天为17.9mmHg(标准差8.2),而术后超过30天则降至13.3mmHg(标准差6.0)。整体来看,术后超过30天眼压的平均变化为-2.1mmHg(P<0.001),且80%的手术出现了长期眼压下降的情况。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特征的患者在术后眼压变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年龄较大(OR=0.960,CI:0.958~0.963)、男性(OR=0.79,CI:0.754~0.830)以及术前眼压较高(OR=0.597,CI:0.593~0.601)的患者,术后超过30天眼压下降幅度更大(P<0.001)。这意味着,对于这些特定人群,医师在术前可以更加关注其眼部状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和术后监测计划。


术后眼压变化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及前景展望

这项基于大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为认识白内障术后眼压变化提供了全面且可靠的依据。80%的白内障手术后出现长期眼压下降,且特定人群(如年长患者、男性以及术前眼压较高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更大。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评估和预后判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术前眼压情况,预测其术后眼压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眼健康。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数据的进一步整合,类似的研究有望更加深入和细致。未来,人们或许能够发现更多影响白内障术后眼压变化的因素,为白内障手术及其他眼科疾病的诊疗带来更多突破。M.Mahr团队的这项研究在ESCRS 2025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通过大数据揭示的真实世界眼压变化规律,无疑为白内障手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眼科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推动眼科医学不断向前发展。


标题:Big Data Real World 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Cataract Surgery

作者:M. Mahr, C. Khanna, S. Khanna, R. Sella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