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新版《ESCRS白内障与屈光手术指南》精要

  • 2025-10-10 17:41:00
  • 11 Views

编者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临床医师而言,白内障和屈光手术指南犹如“利器”,在临床实践与决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43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协会年会(ESCRS 2025)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眼科中心Joukje Wanten教授以“Highlights Cataract Surgery Guideline”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演讲中,她针对新发布的《ESCRS白内障与屈光手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参会同道提炼核心要点、把握关键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



Joukje Wanten教授指出新版指南同时注重在白内障管理中的诊断和治疗这两部分,包括患者的筛选、术前评估、围术期的措施以及术后的护理,而指南制定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包括眼科专家、初级医师、全科医师、护士、验光师在内的全体医护人员,乃至相关的患者。指南的核心原则包括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患者为核心,注重标准化及地区适用性,全流程控制诊疗风险。具体的推荐条目则根据GRADE(推荐评估、制定与评价的分级)框架进行制定,而具体的分级通常基于既往的相关研究。



一、患者的筛选——心理健康

指南认为白内障手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健康有益,因此推荐患白内障且认知功能及视力受损高危的患者考虑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GRADE +/++)。


二、术前评估

白内障术前建议完善的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断层扫描或角膜地形图检查(GRADE ++)。

  • 当患眼存在散光时,建议完善额外的断层扫描或角膜地形图检查(GRADE +)。

  • 部分患者需考虑行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指征包括:①当患者存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②患者视力评估不及预期;③术中考虑植入矫正老视的人工晶状体(GRADE +)。


三、围术期措施

  • 双侧手术的选择:即时序贯性双侧白内障手术(ISBCS)是安全而有效的,对于合适的患者预期满意度较高(GRADE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延迟序贯性双侧白内障手术(DSBCS)于ISBCS临床预后相当,两种策略均可考虑(GRADE +);而针对二者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情况则推荐等级为GRADE +++;ISBCS能够使患者实现更快的康复,避免在等待二次手术时的视功能不佳,但对远期视功能的预后并无显著优势(GRADE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针对双眼的白内障手术应当视为两台独立的手术,应有针对双眼的独立消毒环节、两套独立的手术器械,且术前应针对白内障患眼的合并症进行治疗。

  • 手术方式的选择:传统的白内障手术(CCS)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均可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 (GRADE +/++);两种手术方式的视力及屈光预后无显著差异 (GRADE +/++);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GRADE +/++)。

  • 麻醉方式的选择:目前有几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手术麻醉方式,对于适用的患者来说,局麻仍然是首选(GRADE ++/+++);为了进一步减轻术中患者的疼痛,可以考虑额外行前房利多卡因注射镇痛(GRADE ++/+++);具体的麻醉方式应当由手术医师和患者共同商议决定(GRADE +)。

  • 合并症的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联用糖皮质激素和NSAIDs药物滴眼可预防CME(GRADE +/++);对于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额外应用曲安奈德可以降低风险,还能发挥控制眼压的功能(GRADE +);对于其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使用局部NSAIDs滴眼,且仅有少数合适的病例可考虑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GRADE +);对于合并葡萄膜炎的患者,局部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应增加频次、延长疗程;口服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特定病例(GRADE +);对于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应在白内障术后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以降低眼压升高的风险,术后1天内应监测并控制患者的眼压(GRADE +);对于合并干眼的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均使用人工泪液,以控制症状及维持眼表健康(GRADE +/++)。


四、术后护理

  • 炎症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围术期严重的并发症,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尤为重要。手术结束前在前房注射头孢呋辛能够降低术后眼内炎发生的风险(GRADE +++);术前3分钟使用聚维酮碘或氯己定进行滴眼能够实现充分消毒(GRADE +);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滴眼,或者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及囊样黄斑水肿(CME)的发生(GRADE +/++);然而,由于现有证据的缺乏,需要后续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以制定白内障术后CME的管理策略(GRADE ++),并且注射类药物对于CME治疗的有效性尚无最终定论(GRADE +)。

  • 预防措施及随访:白内障术后推荐如下的预防措施(GRADE +):遵嘱进行药物滴眼;视力或视野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揉眼睛;一周内避免患眼接触水;避免开车直至得到医师许可。


小结

最后,Joukje Wanten教授分享了可查询详细指南的官方网址(https://www.escrs.org/escrs-guideline-for-cataract-surgery/),相关内容也由团队整理投稿,以期为眼科同道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多指导与参考。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