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RS圆满落幕丨紧随CCCRS2020步伐,听史伟云教授讲述新时代角膜病发展的热潮

  • 2020-11-30 11:41:00
  • 1401 Views

编者按:秋日之下,古香古色的南京城,变得格外文艺浪漫。2020年10月16-18日,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CCRS2020)的成功召开为之平添一份迷人的光彩。本次会议为期三天,于今日完美落幕,邀请到近百位角膜和屈光手术知名专家,对角膜眼表疾病、屈光手术临床诊疗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教育等内容展开广泛研讨,同时开设青年医师论坛,为青年眼科医师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交流空间。会场气氛热烈,场场爆满,带来一场与秋色同样精彩的学术盛礼!

 
开幕盛启,祈愿美好未来
 
“古都南京历史悠久、气候宜人。CCCRS2020在南京召开,值得令人欣喜。当下中国眼科多领域取得相当卓越的成果,这有赖于诸多院士及眼科界同行在眼科临床、教学、科研的方向的艰辛付出。近年来,眼科的临床研究的项目比比皆然,其相关论文在核心眼科界处于领先水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中国角膜病发展已达70年时光。角膜病发展的70年,也是新中国成长的70年。展望未来,相信在眼科教授与专家的带领下、在全体委员及眼科同行们的努力下,无论在临床、教学、科研、亦或学术交流上,角膜病领域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姚克教授
 
“对于南京这片土地,记忆犹新的是1934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医学学术大会,大会规模浩大、影响深远,足足持续八天时间,为在座各位留下深刻印象。本次会议是南京史上首次召开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意义非凡。本次线下会议召开不易,再次深切缅怀李文亮医生及在抗疫中牺牲的战士们。今年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辛,义勇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人民生命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得益于他们的奉献,今时今日眼科同道方可在此相会。本次会议将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给各位,望大家珍惜机会,开卷有得!”
 
林庆龙秘书长
 
“后疫情时代,大家相聚于此。线下会议的召开格外凸显人气旺盛的现状,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角膜病发展已70年之久,虽然眼科屈光手术发展仅有30年,但其过程之艰辛我们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手术水平越来越高、并发症越来越少。在中华眼科杂志创办70周年之际,有幸邀请到13位学组组长撰写15个专业的学术发展回顾性文章。文章围绕角膜病专业70年取得的瞩目成绩展开记录,字里行间均徜徉着瞻望眼科未来的诊疗、技术、产品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的怀想。角膜病学组屈光专业与中华眼科杂志相伴同行、相得益彰。带着这份浓厚的情谊,祝愿杂志的发展蒸蒸日上,角膜病学组专业与屈光专业将会迎来更灿烂的下一个70年!”
 
黄翊彬教授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正常生活,本次会议如愿召开,实属不易。会议日程紧凑,亮点却不少。除了传统的眼科技术与技能分享、屈光手术培训之外,还增加了青年医师发言的环节。通过互动,可大大激发青年医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国角膜病发展将近70年,成就斐然、声名远扬。疫情后的新时代,秉承互相尊重、学术共享、团结友爱、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眼科学术国内国际创新交流、临床科研服务,提高角膜病方向的核心竞争力,仍然需要全体委员、医生、同道的共同努力。”
 
大会主席史伟云教授
 
汲取学术精华、欣赏大师风采
 
除了精彩的致辞,开幕式还邀请到多位国内的眼科大咖专家,携重磅讲题而来,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大会主席专访,讲述角膜领域发展的兴荣史
 
在静享眼科大咖精彩纷呈的学术专题之余,我们特别采访了大会主席史伟云教授,邀请他一起回顾了角膜病领域的发展历程、本次大会的组办过程,以及对角膜领域未来发展的希冀。
 
CCCRS2020举办虽不易,但热度空前高涨
 
“本次会议召开确实来之不易,由于疫情偶发,委员会先后更改了四次会议日程。”史伟云教授感叹,准备会议的时间漫长且充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CCCRS2020得以顺利召开。值得庆贺的是,本次会议全体委员积极参加,无人因为疫情或其他事情错过会议,由此可见大家对于久违的线下欢聚期待已久。
 
亮点一:教育为重。此次会议设置的内容极为丰富,除了以往临床经验交流、最新的学术动态分享之外,特别开设青年医生交流论坛,对培养眼科青年一代下足了功夫;
 
亮点二:学科交叉。面对专业日益细化,各个学组之间的交叉交流很有必要,本次会议特别与眼外伤学组合作,意在培养角膜病及其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人才。眼外伤学组组长颜华校长参与其中,这表示学科交叉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形式,在未来,眼外伤学组举办会议时,希望角膜病学组积极参与,眼科未来必将后继有人、发展壮大。
 
一步一脚印,回顾中国角膜病诊疗70余年历程
 
史教授回忆,角膜病在我国建国初期是第一大致盲眼病,彼时经济尚未发展、医疗条件较差,沙眼的患病率在我国部分地区高达50%,患者晚期皆会发展为严重干眼,甚至造成角膜盲。之后汤非凡教授与张小龙教授发现沙眼衣原体,随着我国医疗环境的改善、公民卫生意识的提高,2004年国际卫生组织认定沙眼在我国已被成功消灭。自沙眼发病率清零,角膜盲便退居为第二位致盲眼病,然而实际上我国防盲工作依旧任重道远,农村耕种造成的外伤、工业上的化学伤仍然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光明。
 
近年来,随着对角膜疾病研究的深入、眼科诊疗设备的同步更新,特别是共焦显微镜的应用,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本次CCCRS2020参会人数预计超过一千多人,也由此可见重视和喜欢角膜专业的青年医生越来越多,我国角膜盲的防治后继有人,令人欣慰不已。
 
科技碰撞,角膜诊疗有无限可能
 
谈及我国角膜领域当下的新进展,史伟云教授介绍了其中一些令人激动万分的讯息。
 
①多年来,我国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如今出现一款新型药物——神经生长因子可治疗神经营养障碍性角膜炎,这款新型药物能够在我国第一时间展开临床应用,对于角膜炎患者来说可谓是一福音。
 
②角膜诊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与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紧密相关,近二十年来,共焦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对角膜病的诊断以及研究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近期,一些团队开展了角膜的生物力学研究,这类研究在医疗设备的支持辅助下得以更好开展。
 
③除此之外,我国已有两个人工角膜处于研发状态。真诚希望早日目睹成果,如此一来,我国角膜盲患者皆可失而复明,令人万分期待。
 
降低中国角膜盲患者数量,大家可以这么做......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角膜疾病的患者基数也相对庞大,如何降低角膜盲的患者数量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史教授介绍,有以下几点举措可以入手:
 
①患者教育。感染性角膜病患者群体大多是一线工人或农民,设法提高全社会的劳动保护意识、卫生观也是减少感染性角膜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②角膜移植。角膜盲复明最主要手段就是角膜移植,移植需要供体,然而寻找供体的来源绝非易事。虽然近年来社会对此逐渐重视,捐献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仍远远不能满足眼科临床的应用。因此此方向的临床以及科研工作者也应各司其职,开发新的角膜产品,解决此需求。
 
③眼库。提高国家眼库的保存能力和技术质量至关重要,争取到有限的角膜供体后,需要妥善保存并应用于临床,患者才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重视角膜诊疗,筑梦中国光明
 
史教授提到,在与其他专业如白内障专业、青光眼专业和眼底专业的专家沟通时,大家一致公认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屏障。倘若角膜恢复不到透明状态,其之后所有的手术工作全部毫无意义。希望其他各专业专家联合起来多多关注角膜疾病,共同为中国的角膜病诊疗贡献力量,使中国的防盲复明工作锦上添花!
 
盛会圆满召开:奠基时代记忆,焕新治愈理想
 
流年不负,岁月可期。本次大会从角膜病专业切入,从预防、诊疗、手术、教育等方向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专题讨论,“老、中、青”三代眼科医师高手如云、侃侃而谈,在热烈的氛围中会议圆满落幕。通过这届盛会,进一步增进了眼科专家对角膜病专业的重视度,引进了临床研究的新技术,促进了眼科与新经济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创业人才的交流合作,“奠基时代记忆,焕新治愈理想”,自此走向蝶变新生。在未来,将会汇集更多眼科角膜病诊疗发展合伙人,互相推介更多优质技术资源,携手谱写眼科的壮阔篇章。天远地阔,山高水长,愿我们,在高处相逢。下届盛会,明年相见!
 
会议现场集锦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