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S 2024丨百花齐放,冲破黑暗:青光眼手术的精进之道

  • 2024-03-01 17:32:00
  • 147 Views

编者按: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其治疗进展一直是眼科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如今青光眼手术技术飞速发展,微创青光眼手术百花齐放,为眼科医师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如何选择最适宜的方式为青光眼患者提供治疗已成为另一个热议话题。重磅级青光眼专科会议——第34届美国青光眼协会年会(AGS 2024)于当地时间2月2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亨廷顿海滩盛大召开。多位学者与会分享了各种青光眼手术相关的研究成果,为眼科医师合理选择青光眼手术提供了宝贵参考。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青光眼进行ABiC手术的结果

Keith Barton等人开展研究探讨了内路粘小管成形术(ABiC)在降低各种类型和严重程度的青光眼的眼压以及减少药物使用数量方面的情况。

该研究数据取自iTrack全球数据注册表(iTGDR),该注册表纳入了使用iTrack或iTrack Advance进行导管成形术的青光眼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眼压的平均降低和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并根据基线青光眼严重程度(早期,视野平均缺损小于-6dB;中度,视野平均缺损为-6dB至-12dB;晚期,视野平均缺损为-12dB至-20dB;重度,视野平均缺损大于20dB)和青光眼类型进行分组。

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7月,已登记367只眼。开角型青光眼(OAG)的眼压和药物治疗在基线时与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17.4±5.4(n=265)与13.5±3.2(n=118;-22.7%)和2.2±1.1与1.2±1.3(-45.5%);继发性OAG分别为19.2±5.7(n=21)与12.3±4.0(n=8;-36.3%)和2.0±1.0与0.8±1.3(-61.1%);高眼压患者分别为21.4±8.3(n=29)与15.9±2.7(n=9;-25.7%)和1.3±1.0与0.8±1.3(-42.2%);原发性房角关闭分别为21.0±6.2(n=45)与13.5±3.4(n=26;-36.0%)和2.0±1.5与1.0±1.3(-51.4%)。早期、中度、晚期和重度组在基线时的眼压分别为17.6±4.9(n=172)、17.5±5.4(n=54)、16.5±6.4(n=20)、14.8±3.9(n=21),6个月时的眼压分别为14.1±3.3(n=74)、13.1±3.1(n=28)、11.9±3.1(n=8)、12.2±2.4(n=13)。

研究结论:ABiC能够有效降低所有类型和阶段的青光眼的眼压,减少降眼压药物的使用。

讲题:Multicenter Canaloplasty Data Registry: Outcomes of Ab-Interno Canaloplasty Across Different Glaucoma Types and Severity

作者:Keith Barton,David Lubeck,Nathan Kerr,Nir Shoham-Hazon,Shamil Surendra Patel


探讨小梁切除术和管分流术在未进行过眼内手术的青光眼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lessandro A. Jammal等人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PTVT研究,比较了小梁切除术和管分流术在未进行过眼内手术的眼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将未进行过眼内手术的眼随机分配到使用丝裂霉素C进行管分流术或小梁切除术的治疗组。受试者在基线和每年接受标准自动视野测量(SAP),为期5年,如果假阳性率≤15%,SAP测试被视为可靠。构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评估SAP平均偏差(MD)的变化率,并评估治疗组、眼压控制和基线特征对SAP MD损失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来自155名受试者的155只眼的730项可靠的SAP测试,平均每只眼进行4.7项测试。管分流术组(n=84)的基线MD为-12.8±8.3 dB,小梁切除术组(n=71;P=0.57)的基线MD为-12.0±8.4 dB。小梁切除术组SAP MD的变化率为-0.32±0.39 dB/年,管分流术组为-0.47±0.43 dB/年(P=0.23)。与平均眼压<14 mmHg的眼和100%的眼压<18 mmHg的眼的访视相比,平均眼压为14~17.5 mmHg的眼和只有50~75%的眼压<18 mmHg的眼的访视具有显著更快的SAP MD损失率(分别为-0.59±0.13 vs -0.27±0.08 dB/年,P=0.012;-0.90±0.16 vs -0.29±0.08 dB/年,P<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较大和眼压控制较差是两个治疗组青光眼进展较快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结论:小梁切除术组和管分流组之间MD损失率无显著差异,这两种手术治疗青光眼具有相似的疗效。

讲题:Visual Field Outcomes in the Primary Tube Versus Trabeculectomy Study

作者:Alessandro A. Jammal,Swarup Sai Swaminathan,Felipe Medeiros,Steven Gedde


无超声乳化情况下的全360°和180°小梁切开术的疗效对比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360°切开整个小梁网非必要,与切开180°相比几乎无更多益处。为验证这一观点,Ahmed Abdelaal等人开展研究评估了360°小梁切开术与180°小梁切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者对2015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9个参与中心对40岁以上患者的263只眼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均在无超声乳化手术的情况下进行了360°或180°小梁切开术。主要结果是1年随访时的手术成功率,定义为眼压<18 mmHg,在使用相同数量的降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比基线降低≥20%,或在较少的降压药物使用的情况下眼压≤基线。次要结果包括眼压阈值为17 mmHg时的完全成功(无药物治疗)和部分成功(药物治疗)、术后眼压、药物使用、并发症、干预和再次手术。

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263只眼(360°小梁切开术:n=154;180°小梁切开术:n=109)。经过1年的随访,360°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180°组(49.4% vs 29.1%;P=0.002)。完全成功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28),部分成功率偏利于360°组(42.5% vs 27.8%;P=0.008)。相对于360°小梁切开术,180°小梁切开术失败的粗略危险比为1.72(1.20~2.45)。12个月时,36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前房积血≥2 mm的发生率明显较高(22.7% vs 3.7%;P<0.001)。

研究结论:40岁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在不进行超声乳化的情况下接受360°小梁切开术,手术成功率和术后一年的眼压降低效果更优,但是术后出现前房积血的风险也更高。

讲题:Outcomes of Full 360-Degree vs. 180-Degree Trabeculotomy Without Phacoemulsification: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Study

作者:Ahmed Abdelaal,Jeb Ong,Matthew Schlenker,Iqbal Ahmed


小结

青光眼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眼科医师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想要为患者提供更为适宜的治疗,就需要对各种青光眼手术的特点有更多了解,只有明辨各种手术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为青光眼患者守护光明。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