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学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科,眼科学自然也不例外。知识海洋浩瀚无垠,住院医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是否遇到各种词汇的英文缩写?有些很熟悉,有些却很陌生,快随小编一起,眼科词汇中英文对照学起来~
本期主题:以R字母开头的眼科词汇英文缩写
ROC |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是指在特定刺激条件下,以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所得的虚报概率P(y/N)为横坐标,以击中概率P(y/SN)为纵坐标,画得的各点的连线。
ROP |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以往曾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0%~80%。
ROS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活性氧
活性氧(ROS)是指在生物体内与氧代谢有关的、含氧自由基和易形成自由基的过氧化物的总称。实例包括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和α-氧。在生物学背景下,ROS形成为氧的正常代谢的天然副产物,并且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体内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环境压力(例如,紫外线或热暴露)期间,ROS水平会急剧增加。这可能会对细胞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这被称为氧化应激。ROS的产生受植物中应激因子反应的强烈影响,这些增加ROS产生的因素包括干旱、盐度、寒冷、营养缺乏、金属毒性和UV-B辐射。ROS也由外源性源如电离辐射产生。
RP | retinitis pigmentosa------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也称为毯层视网膜变性,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
RPD | reticular pseudodrusen------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网状玻璃膜疣,也称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eticular pseudodrusen,RPD),或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subretinal drusenoid deposits),或网状黄斑病(reticular macular disease),于1990年由Mimoun等人首次描述为“les pseudo-drusen visible en lumiere bleue”,指在蓝光下更明显的玻璃膜疣样物质。与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方的玻璃膜疣相反,RPD位于RPE的表面。Arnold和他的同事将这些病变命名为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RPE |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视网膜色素上皮
视网膜色素上皮是位于脉络膜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之间的单层细胞结构,由胚胎时期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外层发育而来。其细胞呈六角形柱状,通过连接复合体形成紧密连接,构成血-视网膜外屏障。该层细胞具有吞噬光感受器外节盘膜、参与视黄醇代谢、维持视觉循环等核心功能,其功能异常可导致感光细胞外节膜盘堆积及细胞凋亡。
RPGR | retinitis pigmentosa gtpase regulator------视网膜色素变性GTP酶调节剂
RPGR(视网膜色素变性GTP酶调节剂)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由多个异构体组成,通过选择性剪接生成,包含RLD结构域和CAAX结构域,主要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连接纤毛中发挥作用。RPGR参与纤毛的生物合成和维护,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此外,RPGR作为RAB37小GTP酶的鸟苷酸交换因子,调控RAB37活性,影响自噬过程,并与Akt、Erk1/2、粘着斑激酶和Src等信号通路相关,这些通路对细胞的肌动蛋白应力纤维调节和细胞周期进程具有重要影响。RPGR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纤毛信号通路、细胞自噬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骨架调节信号通路。RPGR的突变与多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有关,使其成为研究和治疗相关视网膜疾病的重要靶点。
RR | relative risk------相对风险
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指一个群体暴露在一定风险下与未暴露在该风险下某事件发生概率的比值。这里的暴露不光指携带基因,也可能是用药、抽烟等。
RR | risk ratio------风险比
风险比是通过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的相对风险比值,专门用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特定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
RRD |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因视网膜裂孔导致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眼科急症,属于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类型,多见于中老年及高度近视人群。其发病与玻璃体液化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密切相关,液态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引发脱离。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视野黑影、闪光感及视力骤降,眼底检查可见灰青色视网膜隆起及裂孔。治疗以封闭裂孔为核心,采取激光光凝或巩膜扣带术,约90%病例经首次手术可复位,但黄斑脱离超过2-3月者视力恢复较差。
RT | retinal tear------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的一处全层裂开,类似衣服有一破口一样。一般是由于视网膜有变性区,由于玻璃体的牵拉形成裂孔。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是视网膜和玻璃体两种组织变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患者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变性有关。
RT-PCR |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作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技术,其操作流程为:先将RNA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与之互补的DNA链,再以该链作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特定RNA序列的方法。
后续持续更新中,敬请收藏关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