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取代白内障医师吗?Lindsay Ong - Tone教授观点:AI是“辅助者”而非“替代者”

  • 2025-10-27 19:10:00
  • 11 Views

编者按:在眼科学术版图中,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学科进步与创新的关键力量。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协会年会(ESCRS)作为全球眼科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每年都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与学者,他们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的治疗理念汇聚一堂,共探眼科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Lindsay Ong - Tone教授,凭借其在综合眼科领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一直是ESCRS会议的积极参与者。他不仅在会议上分享关于加拿大眼科学会会员白内障手术实践模式等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更通过这一平台不断汲取国际眼科界的先进知识与技术。ESCRS 2025会议期间,《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Lindsay Ong-Tone教授,我们将跟随他的视角,深入了解他参与ESCRS会议的学术考量、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及对新兴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前景的独到见解。


《国际眼科时讯》:是什么原因吸引您多年来一直参加ESCRS会议呢?

Lindsay Ong-Tone教授:我是Lindsay Ong-Tone,来自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从事综合眼科相关工作。多年来,我多次参与此类国际眼科盛会,以往也曾多次参加ESCRS会议。在会议中,我通常会进行论文展示,其中有一篇关于加拿大眼科学会会员白内障手术实践模式的论文,我已连续多年在会上分享,今年展示的是基于2024年调查结果的第16次年度调查内容。

我一直对参加ESCRS会议满怀热忱。一方面,由于我对欧洲的地理和文化了解有限,而ESCRS会议每年都会在不同的欧洲城市举办,这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深入领略欧洲各地的风土人情,拓宽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ESCRS会议汇聚了众多顶尖的眼科科研成果,能够让我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对于我而言,参加ESCRS会议不仅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将新知识、新技术带回国内,推动国内眼科事业发展的契机。我希望能够把在会议上学到的新的、现代的做事方法和理念引入国内,为提升国内眼科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ESCRS会议的重要原因。


《国际眼科时讯》:本次会议精彩内容非常多,您关注了哪些精彩议题和内容?

Lindsay Ong-Tone教授:我从事综合眼科工作,对白内障领域尤为关注。其中,人工晶状体相关主题是我重点聆听与学习的方向,旨在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晶状体优化手术效果,这基本上是我关注的核心领域。此外,我在青光眼药物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因此也会参与相关主题的会议。当然,对于小儿眼科等其他领域的内容,我同样有兴趣回顾学习,会议也为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


《国际眼科时讯》: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Lindsay Ong-Tone教授:这是当下正兴起的趋势。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必然占有一席之地,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它尚无法取代外科医师。当然,也许在数年之后情况会有所改变,不过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的确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医疗领域的各个细分方向中,人工智能都备受瞩目。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