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圆锥角膜是一种进展性角膜扩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程发展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传统观点认为,圆锥角膜通常在青春期发病并逐渐进展,患者三十岁进展速度会逐渐减缓。然而,在第43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年会(ESCRS 2025)上,A.Khattak等人的研究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为圆锥角膜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破局传统:聚焦高龄患者圆锥角膜研究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秉持着圆锥角膜在患者三十岁左右进展速度会逐渐减缓的观念,基于此,对于35岁及以上圆锥角膜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但A.Khattak等人的研究却另辟蹊径,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群体,旨在深入探究35岁及以上确诊的圆锥角膜患者,其疾病是否仍会持续进展。
研究数据来源于Johns Hopkins Aramco Healthcare(JHAH)眼科诊所,研究对象设定为35岁及以上且未接受过任何角膜手术的圆锥角膜患者。这些患者需有两次间隔1~2年的角膜门诊就诊记录,且就诊期间进行了Pentacam成像检查。
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排除了有角膜胶原交联、角膜内环段植入或准分子激光治疗史的患者,硬性隐形眼镜使用者则被单独分析。通过Pentacam成像评估角膜断层扫描,对比至少间隔1年(最多2年)的两次扫描结果,依据既定标准,从角膜曲率(K)读数变化和角膜变薄情况等方面评估疾病进展,并分别对非隐形眼镜使用者和隐形眼镜使用者进行统计分析。
实证呈现:高龄患者圆锥角膜进展数据
研究共纳入121名参与者的双眼数据,其中72.73%为男性,90.91%为沙特人。所有患者均无圆锥角膜家族史、过敏史或习惯性揉眼史,33.06%的患者有隐形眼镜使用史。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右眼43.28%、左眼54.29%出现均方根(RMS)进展;右眼11.11%、左眼17.02%观察到最大角膜曲率(KMax)进展。在非隐形眼镜使用者中,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RMS中位数差异为-0.01(IQR=0.16,P=0.857),K1中位数差异为0.05(IQR=0.50,P=0.006),KMax中位数差异为-0.10(IQR=1.00,P=0.138)。分期进展方面,右眼A期7例、B期11例、C期8例,左眼A期8例、B期6例、D期6例。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患者年龄超过35岁,但许多患者仍存在圆锥角膜进展。
临床启示:重塑圆锥角膜诊疗策略
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证明了圆锥角膜在35岁之后仍可能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进展速度可能较慢。虽然部分患者的疾病进展可能会趋于稳定,但持续的监测依然十分必要。研究人员据此给出建议,对于圆锥角膜患者应进行定期的长期随访,包括角膜断层扫描等检查项目。通过这些检查,能够及时检测疾病进展情况,并评估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如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等。
ESCRS 2025会议上,这项研究为圆锥角膜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它提醒着每一位眼科医师,不能仅仅因为患者年龄超过35岁就忽视圆锥角膜的进展风险。眼科医师应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监测,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标题:The Progression Of Keratoconus Despite Aging
作者:A. Khattak, A. Khattak, Z. Al-Dossary, A. Al-Otaibi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条评论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