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角膜热点:圆锥角膜治疗、角膜移植手术、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诊治前沿丨AAO2021

  • 2022-01-20 12:15:00
  • 1263 Views

 编者按:近些年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已经取得较大的创新性改变,然而临床病变往往复杂又不可预期,因此治疗效果各有不一。第125届美国眼科年会(AAO)于2021年11月12-15日在新奥尔良召开。此次会议有不少涉及到角膜疾病的研究,其中涵盖了相关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等热点话题。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未来能更好地避免术中、术后相关危险因素,让角膜病患者重获美好视界。

 
比较圆锥角膜不同疗法治疗后TWD的特征和表现
 
为比较圆锥角膜分别经PKP治疗和LKP治疗后外伤性伤口裂开(TWD)的发生率、原因、特征以及术后视觉效果,学者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了近7年内所有接受PKP(2863例)和LKP(1716例)治疗的患者资料。
 
研究结果发现,约2/3的TWD患者为男性,两种治疗方式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P=0.675),TWD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24.6±6.7岁和22.6±6.0岁(P=0.166),两组的平均发病时间为6.2月、4.7月(P=0.116),最近一次随访时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57)。
 
图片 
小结:TWD发病率较高,提示现阶段需要注意的一个严峻问题:亟需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策略,譬如护目镜的使用。
 
DSAEK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时行DMEK治疗的效果研究
 
为评估经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内皮移植术(DSAEK)后角膜内皮失代偿时再行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DMEK)治疗后角膜内皮的代偿功能变化,进行了一项针对性研究。
 
该研究中纳入了44名经DSAEK治疗后效果不佳而再次行DMEK治疗的患者,研究过程中发现13只眼(29.5%)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导致移植失败。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数(ECL)和移植失败比例。研究结果发现,再次治疗后BCVA显著改善,一年内可从1.56±0.51提高到0.37±0.36(P<0.001);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ECL分别为34%、42%和51%,均显著增多;其中5只眼睛(89%)出现移植失败,均与ECL进展性发生发展有关,无免疫排斥迹象。
 
图片 

图片

 
小结:尽管BCVA明显改善,但再次行DMEK可导致并加速ECL发生,并增加术后1年内的移植失败风险。
 
复杂性眼部情况行DSEK治疗的效果研究
 
为探究DSEK对复杂性眼部情况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对2014年至2020年间合并眼部并发症行DSEK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分析。
 
该研究共纳入了254名平均年龄为69.8岁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33名(52.4%),既往眼内手术的中位次数为2次(范围:0至6次),59.4%的患者有青光眼手术史,78.7%的患者有玻璃体切除术史。该研究中移植失败率为27%,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移植成活率分别为88.2%和82.7%,移植排斥率为2.8%。回归性分析显示,移植失败与既往曾行的青光眼手术(P=0.02)和穿透性角膜成形术(P=0.045)有关。
 
图片 
小结:DSEK是复杂性眼部情况合并角膜水肿的一种可行性治疗方案。尽管移植存活率尚可,但对于具有青光眼手术或穿透角膜手术史的患者而言其治疗效果有限。
 
Fuch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DMEK移植的术前准备时间分析
 
为确定DMEK术前移植片准备时间是否对术后再次行前房注气术和内皮细胞损失(ECL)发生率具有影响性,对2017年3月到2021年1月行DMEK手术的657例Fuch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
 
分别在手术前≤1、2、3天进行DMEK移植物的准备和预装,比较术后再次行前房注气术和术后6个月ECL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再次行前房注气术在≤1天、2天和3天的发生率分别为53/414(12.8%)、37/235(15.7%)和1/8(12.5%)(P=0.58),而6个月时ECL发生率分别为27.0%±14.6%、25.6%±14.8%和25.4%±18.6%(P=0.65)。
 

图片

图片

小结:DMEK术前移植片的准备时间对术后再次行前房注气术和6个月ECL发生率并未发现明显影响性(P=0.65)。手术医生可放心地在手术前3天进行DMEK术前移植片的准备。
 
DMEK对PPCD的疗效分析
 
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PPCD)为一类进展缓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在幼年时双眼对称发病。该研究报告了PPCD患者行DMEK治疗后临床表现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
 
该研究中对单纯接受DMEK手术及同时接受白内障手术(Triple-DMEK)的25只眼睛(18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EC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为26.5个月。研究结果发现,行Triple-DMEK的21只眼(84%)在超声乳化过程中发生DM脱离。18只眼(72%)的BCVA≥20/30,最后一次随访中23只眼(92%)可清晰观察到移植物;在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患者的ECD分别为2,108±307、1,889±368和1,751±368细胞/mm2(P<0.01);9只眼(36%)发生DM脱离,7只眼需再次行前房注气术,2只眼(8.3%)出现移植失败,但并未发生移植排斥。
 

图片

小结:DMEK或Triple-DMEK对治疗PPCD明显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结果和ECD结果。自发性DM脱离对Triple-DMEK而言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术后DM脱离发生率也偏高。
 
总 结
 
与以往相比,角膜病的治疗方式不断精进,然而治疗效果不尽相同,需要长期随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式,并努力控制与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这将极大有助于提高角膜病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