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RS病例荟萃|敲响全身用药与眼健康的警钟:抗肿瘤新药诱发双侧急性角膜炎、金刚烷胺诱发双侧假性圆锥角膜伴角膜水肿

  • 2023-05-08 17:43:56
  • 254 Views

编者按: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之一,眼部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尽管眼部存在血-眼屏障的保护,但一些经全身和眼球局部给药的药物仍可引起眼毒性,常表现为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眼损害,最常损害的部位包括结膜、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及眼外肌等。经调研发现,在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眼毒性的药物多见于具有某些结构特征或作用机制的药物。在已上市的药物中,精神和神经系统类药物及多种抗肿瘤药物眼科不良反应比较常见。2023年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学会年会(ASCRS)会议上,多位学者以病例的形式汇报了全身用药对眼部的不良影响,提示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对眼部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了解,也提醒眼科医生关注全身用药对眼部疾病的影响。


肿瘤新药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

转移性宫颈癌所致双侧急性角膜炎一例

Tisotumab-Vedotin是一种靶向组织因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近期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研究证实其对此类难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持久缓解,并具有可控和可耐受的安全性。然而在关键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其具有较高的眼部并发症,值得关注与警惕。Ankur Parikh教授(共同作者:Jovana Hanna、Amar P. Shah)在ARVO会议上报告了一例46岁女性病例的诊疗经历,她在使用该药物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眼表不良反应。


患者初始每周3次2mg / kg输注Tisotumab-Vedotin治疗转移性宫颈癌,基线眼科检查显示对任何眼表合并症均无显著影响。


第2次输注Tisotumab-Vedotin一周后,患者出现双侧眼睑水肿和霰粒肿。对眼睑进行清洁和治疗后,继续输注Tisotumab-Vedotin。

第4次输注Tisotumab-Vedotin之前,患者出现单侧伪膜性结膜炎,双侧睑板腺炎加重,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善。

第5次输注时剂量减少至1.3mg / kg。尽管如此,患者还是出现了与双侧弥漫性点状上皮角膜炎和上皮下薄雾状相关的视力下降。


截至该阶段,眼部病情加重后,患者被转诊至角膜服务机构。予以患者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初步实现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改善。随着角膜炎改善,局部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停用角膜绷带镜。目前接受的治疗方案包括眼睑清洁、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泪点栓、自体血清人工泪液和针对眼部炎症机制的人工泪液。在眼部不良反应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为患者进一步输注了Tisotumab-Vedotin。


Ankur Parikh教授提示,这是一例使用Tisotumab-Vedotin后出现长期眼表疾病的案例报告,眼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加重足以导致停药。抗体药物偶联物是肿瘤领域的一类新兴疗法,肿瘤医生和眼科医生均应意识到它对眼部健康的潜在影响,做好预防、及时转诊,以免耽误患者治疗。

金刚烷胺诱发双侧假性圆锥角膜

伴角膜水肿,儿科用药需谨慎!

金刚烷胺是美国批准的第一种抗病毒药,现在很多儿童复方感冒药里都有金刚烷胺成份,同时它也是抗震颤麻痹药(帕金森病治疗用药)。本次ARVO会议上,Andrew G. Kalina教授(共同作者:Megan Haghnegahdar, MD; Emily Broxterman, MD; Kenneth M Goins Sr, MD)报告了一例年轻女性患者金刚烷胺全身用药后出现罕见的角膜内皮功能障碍病例,该患者出现双侧角膜水肿和角膜地形图改变,停药后立即消退。


患者为12 岁女性,因自感左眼异常,被初级保健提供者转诊至小儿眼科。初次就诊时,患者视力:右眼 20/50(针孔视力 20/25),左眼 20/70(VA)。裂隙灯检查显示左眼中心圆形微囊性和角膜基质水肿,与急性水肿表现一致。角膜地形图提示圆锥角膜下陡,对左眼的影响大于右眼。使用局部氯化钠滴眼液和软膏开始药物治疗。


1个月后,患者因双侧角膜水肿复诊。角膜地形图显示影响双眼的角膜下陡度增加。考虑使用金刚烷胺引起角膜内皮功能障碍,建议患者停止服药。3个月后,患者双眼VA改善至20/20,角膜水肿完全消退。前段OCT显示无角膜内层裂伤。镜面反射法显微镜检查显示角膜内皮数量储备低(右眼1751个/mm2;左眼1818个/mm2),形态正常,证实对金刚烷胺诱导的角膜内皮毒性的怀疑。患者角膜地形图和角膜测厚恢复正常,但顿挫型圆锥角膜(亚临床圆锥角膜)的细微变化仍持续存在。


这是在全身性金刚烷胺治疗的儿科患者中,出现药物诱导的假性圆锥角膜和双侧角膜水肿的罕见病例,眼科医生应了解到金刚烷胺对角膜内皮泵功能的影响,给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总结

综上两例提示,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应关注潜在的眼毒性,在候选药物的早期开发阶段即重视对眼毒性反应的评价,以获得眼毒性潜在风险小的候选药物,并通过系统的非临床研究对候选药物的获益和风险进行评估,以降低候选药物的眼毒性风险。在临床上,其他专科医生和眼科医生均应关注到患者治疗时眼部的并发症风险,及时识别、及时转诊,帮助患者顺利开展相关治疗。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