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师之声,照亮前行之路丨2023角膜领域大盘点

  • 2023-12-26 17:05:00
  • 232 Views

编者按:在过去的一年里,角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技术、设备、药物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疾病的复杂性、手术难度、患者需求等。在这个过程中,角膜专家的声音尤为重要。他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和见解,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角膜领域的医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23年,《国际眼科时讯》报道了众多精彩的专家观点,为角膜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随小编一起回顾下部分精彩报道。

图片

国内专家视点

图片与洪晶教授团队一起,走进中国首例细胞注射技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背后的故事

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我国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约有400~500万人,并且这一数字以每年10万的速度在增加,大部分角膜盲病患者需要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才能复明。角膜供体匮乏是我国角膜移植术面临的一大挑战。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洪晶教授团队成员彭荣梅副教授利用角膜移植后残余的边缘角膜及无法用于角膜移植的“废弃”角膜,将角膜内皮细胞分离出来,并注射到患者前房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手术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首例细胞注射技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也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废弃材料和简单技术完成角膜内皮细胞注射治疗,为广大苦求供体而不得的角膜内皮病患者燃起新的复明希望,或将打破中国角膜供体匮乏的僵局。值此佳讯传来之际,《国际眼科时讯》特邀洪晶教授与彭荣梅副教授,回顾细胞注射这一新技术的研发及实施,展望中国角膜病变治疗的新方向。

图片


曾庆延教授:论屈光术后角膜扩张的特点与治疗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Corneal ectasia after refractive surgery)是指屈光术后非炎症性进行性角膜变薄、膨出或变形,导致最佳矫正视力逐渐丧失。目前对于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的治疗多参考早期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CXL)。CCCRS2023会议上来自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的曾庆延教授,通过团队的研究分享,分析了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病特点、分期及治疗转归,为其预防及早期诊治提供了借鉴。

图片


龚岚教授:干细胞在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是由各种原发性(先天性无虹膜等)或获得性(化学伤等)因素影响,导致角膜缘上皮干细胞数量或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角膜结膜化、新生血管、慢性炎症等。LSCD的治疗是角膜病领域的热议话题之一,《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龚岚教授就此话题分享宝贵临床经验,龚岚教授谈到,治疗LSCD的核心思路是重建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PKP)对LSCD患者无效;临床上通过全角膜缘移植和自体单纯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改善LSCD患者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但也存在移植排斥率高、供体材料短缺等问题,目前LSCD的治疗仍是较为棘手的临床难题。

图片


多重耐药细菌性角膜炎治疗棘手,洪佳旭教授团队利用“特洛伊木马”策略攻坚克难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联合苏州大学何耀教授、王后禹研究员等学者在Advanced Me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反义寡核苷酸通过ATP结合盒糖转运蛋白选择性治疗人源性耐药细菌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策略可以特异性和有效地杀死几乎100%的抗生素耐药细菌,且对细菌性角膜炎和眼内炎均有明显疗效。目前,多重耐药细菌性角膜炎治疗中面临哪些挑战?基因技术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性角膜炎进展如何?“特洛伊木马”策略能否实现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性角膜炎?带着这些问题,《国际眼科时讯》特邀洪教授,畅谈多重耐药细菌性角膜炎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图片


李炜教授:角膜缘干细胞治疗领域热点聚焦 

角膜缘干细胞对维持角膜上皮的动态稳定和角膜组织的透明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严重的眼表疾病常会导致角膜缘干细胞部分或全部缺失,引起角膜透明度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导致失明。然而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患者的治疗往往非常困难,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此类患者重建眼表面的必要手段,也是此类患者复明的关键。在今年的ARVO大会上,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炜教授团队分享了该方面的相关内容,《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李炜教授进行专访,分享目前国内外角膜缘干细胞治疗领域的新进展以及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助力广大眼科同道更好地治疗各种眼表疾病。

图片


周鸿雁教授:角膜上皮功能障碍寻踪觅影

角膜上皮结构及功能正常是维持角膜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角膜上皮屏障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引起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的病理状态。因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治疗棘手,日益引起角膜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2023年CCCRS会议上,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科周鸿雁教授,就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定义、病理机制、分级特点及诊断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图片


杨燕宁教授点评:连线国际,角膜病治疗有哪些新进展?

第27届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协会(ESCRS)冬季会议于2023年3月10日在葡萄牙阿尔加维的维拉莫拉隆重召开。会上众多学者对角膜、白内障、青光眼等多领域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眼科学者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角膜日研讨会、Free Paper和Poster交流会议环节,多位学者通过具体病例分享了角膜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国际眼科时讯》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燕宁教授针对病例进行点评,分享自身宝贵临床经验,为广大眼科医生更好地治疗角膜病拓宽了思路。

图片


国际专家视点

图片“板层角膜移植术之父”Gerrit Melles教授: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在传统上开展创新

角膜损伤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了无数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探寻角膜损伤更优治疗方法是众心所向,ARVO2023的Champalimaud Vision Award就授予了在角膜病治疗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顶尖专家——Claes Dohlman教授和Gerrit Melles教授。《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板层角膜移植术之父”Gerrit Melles教授进行专访,Gerrit Melles教授分享了他在角膜移植手术方面的一些思考,并为年轻医生如何精进手术技术提供了宝贵建议。

图片


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引起的角膜盲的新方法——Corneal RegenTouch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是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LSC)数量或功能下降所致的角膜上皮稳态失衡性眼表疾病。当角膜缘的屏障功能受损后,角膜上皮细胞可逐渐被结膜上皮细胞所取代,这也是LSCD的标志。此外,新生血管可生长于角膜上皮和基质内,角膜瘢痕逐渐形成,最终导致视力下降即角膜盲。目前,对于LSCD的治疗效果有限。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角膜组织工程团队的Wan教授及其同事们提出了一种通过自体LSC体外培养并接种于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来实现角膜上皮再生的方法,即Corneal RegenTouch,且在LSCD动物模型中看到疗效。

图片


与国际角膜专家一起,共话角膜内皮移植的新策略

角膜内皮细胞层位于角膜最内面,与房水相接触,通过屏障功能和泵功能共同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角膜内皮的损伤或者病变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CEC)的不断减少,当CEC密度减少到500 cells/mm2以下时,角膜内皮就会出现功能紊乱,导致角膜水肿混浊,最终导致视力下降。角膜内皮移植是利用异体的正常组织,取代病变的角膜内皮组织,使患眼复明的一种手术方式。目前,角膜内皮移植所用的供体角膜来自于他人捐献,且受到患者年龄、是否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是否有手术史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角膜供体短缺的问题一直是角膜移植手术的瓶颈。因此,开发无需角膜供体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新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在AAO 2023大会上,Kathryn教授、Friedrich教授以及Esen教授分别介绍了仅剥离后弹力层手术(Descemet Stripping Only, DSO)、内皮细胞注射、人工角膜三种治疗方式,为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提供新策略。

图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