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教授:使旧想法变为现实的新装置——青光眼微创手术

  • 2021-01-02 16:44:00
  • 1454 Views

 编者按: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的诞生,使得大量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有了更多更安全的治疗选择。那么,当前有哪些微创青光眼手术?这些手术的机制是什么?较传统青光眼手术有哪些优势呢?2020CCOS会议举行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纯教授就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前世今生发表了精彩讲题,与我们共同分享了青光眼微创手术的来龙去脉,对其未来发展寄予美好期望。

图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光眼手术技术飞速更新,许多MIGS手术应运而生。MIGS的房水流出途径包括外引流和内引流,其中术式包括:
 
●以XEN、INNFOCUS为代表的巩膜/结膜下引流属于外引流MIGS;
 
●以iStent、Hydrus、Trabectome、GATT等为代表的传统Schlemm管流出途径;
 
●以Cypass、istent supra为代表的非传统睫状体上间隙流出途径属于内引流MIGS(iMIGS)。
 
小梁消融术、GATT、ABiC和XEN已在中国获批开展。临床实践显示,MIGS引流原理更符合眼部的⽣理情况,操作简单、安全性⾼,结膜下引流途径降眼压幅度最⼤,然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持,且⽬前并⽆操作指南,需要不断改进术式、优化⼿术效果。
图片 
与传统⻘光眼⼿术相比,MIGS具有侵袭性更⼩(更微创)、对解剖/⽣理结构“破坏性⼩”、⾼安全性、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等优势,且⼀些术式可与超声乳化⼿术相结合。但MIGS仍存在一些劣势,降眼压效果不如传统⻘光眼⼿术;不适⽤于需要持久降眼压和(或)减药的晚期⻘光眼患者;花费⾼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房水流出阻力分为近端通道(小梁网、Schlemm内壁)和远端通道(Schlemm外壁远端,包括CCE、ISCC、DSP、AV、巩膜上静脉),通道处于前房角的Schwalbe线和巩膜突之间。
 图片
未来房水流出通道的显影技术有可能使我们更深入了解POAG的高眼压机制。
 
除MIGS以外,新型药物传输系统(DDS)也在不断发展。DDS的给药途径包括眼外给药、结膜下给药和前房内给药。
图片 
前房内给药的贝美前列素(Bimatoprost SR)在前房稳定,随时间缓慢生物降解。
图片 
“虽然MIGS近些年发展迅速,但MIGS的想法其实很早就被提出了。”张纯教授介绍,早在1976年,Shields MB等人就提出了将睫状体分离术与?内障摘除联合起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严重?光眼;1969年Molteno AC提出了结膜下引流短管的概念。但因为睫状体分离术存在低眼压、纤维化导致裂口闭合等风险,结膜下引流短管可能因手术创伤和异物植入导致纤维化或包裹形成、短管移位等风险,这些手术逐渐不被青光眼医生所采用。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先前被搁置的MIGS想法又逐渐变成了现实。
图片 
综述所述,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使得MIGS的旧想法变为了现实。然而尽管MIGS已广泛应用,其仍伴随着一些临床问题,如微⼩的引流装置植⼊(GDD)不仅会更容易被Tenon⽒囊阻塞,还会造成结膜损伤;脉络膜上腔瘢痕形成;Schlemn管旁阻⼒占据传统房⽔流出阻⼒的0%-50% ;Stents可以直接接触虹膜或⻆膜等等。张纯教授指出,这些临床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式。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