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无反顾,视在必行——疫情期间白内障手术防护建议

  • 2020-02-10 15:35:00
  • 2362 Views

编者按: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形势严峻,严格的隔离与严密的防护是为防范病毒感染的重要举措。尽管防控等级不断加强,但依然时有医护人员在工作时被新冠病毒感染,这无疑给眼科同仁们以警示,疫情期间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更应该把疫情防护放在工作的首位。为此,《国际眼科时讯》特邀四位眼科专家就疫情期间白内障手术的防护提供了宝贵建议。

 
本次采访特邀专家包括:
 
叶  剑教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院长
 
吴峥峥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曾明兵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副院长
 
杨松霖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眼科医护人员如何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叶剑教授
目前疫情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造成的,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角结膜炎的病例报道。理论上讲,冠状病毒同样可能感染眼角结膜。眼科医护人员在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控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角结膜炎的诊治。
 
(1)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均测量体温,详细询问近2~3周本人及密切接触的人员有无疫区接触史,有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2)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和鼻病毒,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从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到急性呼吸衰竭。现有的文献提示,几乎所有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眼部后都可能导致眼病的发生,其中D型腺病毒和H7亚型流感病毒表现出明显的嗜眼性。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眼睛、鼻子或嘴的粘膜传播。在眼部,病毒主要入侵结膜上皮细胞(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角膜上皮(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基质细胞(腺病毒)、小梁网细胞(流感病毒)及色素上皮细胞(流感病毒)。临床上以病毒性结膜炎最常见,表现为结膜混合充血、水样分泌物,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异物感或者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个别患者因合并细菌感染可表现为黄色分泌物增加。
 
(3)如果一个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新冠的患者表现出病毒性角结膜炎,我们首先考虑是否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如果是则按照其诊疗方案进行。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眼部表现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可取结膜拭子行核酸检测。
 
(4)但是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否认任何疫区接触史,也无合并全身症状的病毒性角结膜炎患者,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目前缺乏以结膜炎为首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报道,可能的原因: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没有明显的嗜眼性;
新型冠状病毒在眼部表现轻微且有自限性;
患者肺部表现重加上医疗资源紧张而忽略了眼部的表现。
 
但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个伪装高手”,其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潜伏期长,而且理论上病毒首先入侵眼部再出现呼吸道症状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如果要明确是否感染可以取结膜拭子行病毒核酸检测。如果条件所限不能行核酸检查,必须交代患者注意隔离、监测体温,一旦有发热或者呼吸道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吴峥峥教授
尽早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非常重要,还在一线岗位上奋战的同仁们建议大家按照目前专业机构给出的初步筛查及诊断的标准进行判断,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更快隔离传染源。
 
(1)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如下:
发病前14天有湖北地区或其他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接触史;
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相关;
同时符合以下表现: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可以确诊。
 
您认为疫情对于白内障手术开展的影响有哪些?
 
叶剑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临床表现不特异、潜伏期较长,而且潜伏期患者也有很强的传染性。这就导致了目前很多没有症状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扮演着第N代的“传播者”角色。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没有特效药物。疫情对于白内障手术开展可能的影响有:
 
(1)医院为减少人群聚集,停止择期手术(包括白内障手术)。
(2)居家隔离是避免疫情加重的有效措施,限制出行降低了白内障  患者的就医欲望;
(3)疫情期间,患者为减少外出,术后不能按时复查,不便于观察病情,若出现并发症不能得到及时诊治;
(4)拟行白内障手术的多为老年人,抵抗力偏弱,是易感人群。医院人流量大,疫情期间来院有交叉感染风险;
(5)当大部分人都不能排除“B”角色时,安排择期白内障手术就必须把每个患者都当做“A”来对待。这对于手术室的要求就比较高,必然会增加医疗成本;
(6)麻醉插管时,医务人员可能通过“零距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分泌物和呼出的气溶胶颗粒而受到传染,疫情未控制期间不建议开展全麻白内障手术;
(7)疫情期间,为避免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院方对于患者及家属要求更严格,比如患者术前完善肺部CT检查会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全程要求佩戴口罩、不能到处走动等,对于个别患者可能引发医患矛盾。
 
吴峥峥教授
白内障手术绝大部分属于择期手术,在目前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对于常规的白内障手术开展不建议。因为目前所了解到的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除了病毒本身传播快、感染后没有特效药治疗及很好的药物预防以外,其传播的方式也呈现较多的方式,而且潜伏期也最多可达到半个月。鉴于此,在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以前,常规白内障手术的开展肯定要十分谨慎。
 
曾明兵教授
由于疫情的影响,疫情之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择期白内障手术病人积累,给短期内的门诊、住院及手术造成压力,各医院有必要提前做出预案,以从容应对疫情之后资源的相对不足给手术安全造成相对风险增加。
 
杨松霖教授
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应该全面暂缓进行,以减少人员聚集、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
 
对于疫情期间还要行白内障手术的医护人员,您有哪些防护建议?
 
叶剑教授
建议患者待疫情平稳后再行白内障手术。如果患者出现合并症(如闭角型青光眼)或有其它特殊情况需要手术,建议局麻下白内障手术)。
 
术前注意事项:
(1)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意义较大,告知患者疫情期间白内障术前普通胸片改为肺部CT检查,检查费用较平日增加。
(2)详细询问病史,做到“一问三查”:近2-3周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检查体温、血常规、肺部CT,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3)嘱患者手术前注意个人卫生,患者需全程戴口罩,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个人用物不得随意带入手术室。
(4)陪伴人员均监测体温、戴口罩;限制陪伴人数,固定房间作为家属等候区。
 
术后注意事项:
(1)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2)按要求术后复查;
(3)注意手卫生,点眼药水前一定要洗手。
 
曾明兵教授
从病人的分诊、术前病史的采集、术前检查及手术实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到术后的追踪随访都必须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要求,作好个人防护,如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疾病控制中心汇报,作好隔离或转诊工作。
 
杨松霖教授
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疗防护程度应根据医疗操作本身的风险决定,应避免防护缺失、不足以及过度。总的来说,防护应该注意四点:
 
(1)佩戴口罩。眼科医护人员从事所有诊疗活动均应正确佩戴口罩,大部分情况下,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如果到发热门诊或者隔离病房进行眼科会诊工作,应该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以及戴工作帽。护目镜或者防护屏只有在可能形成气溶胶或者产生喷溅的操作时是必须的,比如冲洗泪道时。
(2)注意个人手卫生。严格的个人手卫生是和佩戴口罩同等重要的。总的要求就是不洗手不能接触他人和不洗手不能接触自己。任何诊疗操作、摘戴口罩、穿脱工作服前后均应正确洗手。应特别注意的是,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手卫生!
(3)严格进行分区管理。眼科门诊与病房均应明确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简单来讲就是所有患者能进入、能接触到的地方都是污染区,医务人员休息、用餐及储存个人物品的生活区域为清洁区。个人物品比如手机等不应带入污染区,在清洁区内也应尽可能佩戴口罩以及减少与同事的密切接触。
(4)眼科检查的特殊性。患者进入诊室前,均应佩戴口罩,问诊及解释病情时应与患者保持1.5米以上间距,并避免正对患者。应尽可能避免直接检眼镜的检查,进行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时嘱患者避免讲话与咳嗽。检查后,应对裂隙灯等进行消毒并洗手。
 
疫情期间眼科科室的管理您有何经验分享?
 
杨松霖教授
疫情持续期间,各医院眼科的正常诊疗工作均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这给科室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工作安排。因为眼科很多检查和治疗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使得以往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干净”的眼科医生,意外的成为了此次疫情的危险岗位。有些地区统一要求各医院眼科停诊,更多地区的卫生主管部门并没有就眼科医疗工作做统一安排。我所在的北大医院领导将眼科如何安排门诊和病房工作的权力交给了科室。我们安排医疗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第一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第二尽可能减少门诊就诊人数和患者聚集,降低医患双方的暴露风险;第三尽可能减少同时在岗人数,减低上班频率,降低上班时同事间接触频率。所以我们科室除了核心组人员全员在岗外,门诊的安排是,在眼科急诊24小时开放的前提下,每天只保留一名医生出门诊和一名护士维持秩序。病房的安排是暂缓所有择期手术,每天只保留一线、二线、护士各一人上班,其他人备班待命。
 
(2)医疗物资的配备。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医疗防护装备消耗量剧增,疫情发生的时间又刚好在春节前后的医疗物资生产运输的低谷,使得各地区、各级别的医院均面临医疗防护装备短缺的巨大压力。作为眼科管理者,一方面要确保眼科在岗的全体医务人员防护工作到位,最大限度的降低特殊时期的职业风险;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让防护程度合理而不过度,避免宝贵资源的浪费,避免眼科和其他更高风险岗位上的同事争抢防护用品。通过多种途径向科室同事普及新冠肺炎病原体特点和传播途径,合理的安排好门诊、病房的诊疗流程和区域划分,让大家做到科学预防而不过度,是特殊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3)急诊手术的安排。急诊手术的适应证的把握、急诊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急诊患者入院后的管理也是科室管理者的重要工作。术前要认真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把握适应证、清晰交待病情和特殊时期的额外风险并完善必要检查,手术过程以安全、不留隐患为追求目标。
 
(4)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这一段时间很多眼科同事都既经历了听闻北京朝阳医院陶勇主任被歹徒袭击时的震惊和愤慨,又经历了面对疫情突发时的恐慌以及武汉中心医院眼科李文亮医生不幸离世带来的悲痛。这些负面的消息和情绪会给科室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大家投入到对抗疫情的战斗中。科室管理者这时应该尽可能使自己脱离负面情绪的控制,理性从容、有条不紊的布置好临床工作,稳定科室的人心、士气,带领科室在这场战役中走向胜利。
 
对于疫情期间准备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您有何建议?
 
吴峥峥教授
为了让有限的防护及筛查资源得到更好应用,不建议疫情期间开展常规白内障手术。但是,对于过熟期白内障并发青光眼这类眼科急诊病例,还是有必要立即行白内障手术。建议围手术期除了按照既往白内障术前的常规检查外,首先做好患者流行病学(半个月内有无去过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有没有外出旅行或接触过相关患者等情况)相关询问、做好体温检查及胸部CT检查,按照相关专业标准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手术后,按照医嘱局部用药,除遵照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以外,建议尽量在家用药及观察,如果有不适,可以及时提供网络门诊进行相关咨询,必要时再前往医院。
 
曾明兵教授
在疫情期间原则不进行择期白内障手术,如有特殊情况要开展白内障手术,病人及相关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流行病控感的要求进行手术,如果不具备控感要求的医院最好不要开展手术而转入上一级医院治疗。
 
杨松霖教授
如果白内障具备急诊手术指征,比如白内障膨胀期、过熟期或晶状体脱位/不全脱位导致了继发性青光眼、合并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或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药物及激光无效等情况,进行急诊手术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1)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特殊时期进行手术所面临的额外的风险、困难及不便;
(2)患者及家属的流行病学调查。有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接触史,有无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有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只有以上三项均为“否”方可进行手术治疗,否则要考虑是否进行进一步筛查;
(3)完善术前检查。除常规的术前检查外,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将胸部CT代替X光片作为术前检查的必要项目。
 
围手术期的防护: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应严格进行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防护。如需要入院治疗,在入院后的前14天均应安排单人病房隔离管理,并拒绝家属探访或由固定家属照顾。
 
抗疫之战需要你我携手并进,尽早防护、及时隔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在此感谢疫情期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逆行而上的医护同仁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胜利的曙光。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