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低度角膜散光,助力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更优效

  • 2021-02-24 11:37:00
  • 1148 Views

近年来,白内障手术已经从防盲性手术时代进入到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患者对视觉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角膜散光是临床常见的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即使低度角膜散光也会对患者的视力预后、满意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低度角膜散光大家颇有疑问:其是否常见?有何危害?如何矫正?这是临床上亟待深入认知并解决的难题。本文便从低度角膜散光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出发,深入探索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低度角膜散光的重要意义。

图片 
司空见惯的低度角膜散光
 
散光指的是不同子午线上的眼球屈光力不一致,平行光通过眼屈光系统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为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一种屈光状态。散光的发生一般来自于角膜散光、晶状体散光,而在行白内障手术时,晶状体源性散光被去除,角膜散光是引起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恢复不佳的原因之一。
 
角膜散光是由于角膜表面不同方向的弯曲度不一致,造成不同方向子午线的外来光线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于是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主要包括规则散光与不规则散光。引起角膜散光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与先天发育有关系。后天获得的角膜散光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或角膜疾病,如角膜外伤、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其中低度角膜散光[1](<100度的角膜散光)的占比更是不容小觑。巴西的一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平均值为0.92±0.96D,24 %患眼角膜散光在0.6-1.0D之间。
 
对中国北方白内障患者(40-97岁)术前散光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患者平均角膜散光为0.98±0.76D,其中38.01%角膜散光在0.50-0.99D之间,22.15%角膜散光在1.00-1.49D之间(图1)。对中国西部人群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28.64%角膜散光在0.5-1D之间,18.42%角膜散光在1-1.5D。(图2)
图片 
图1.角膜散光的分布(D)
图片 
图2.角膜散光的分布
 
通过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白内障人群中,低度角膜散光是普遍存在的,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低度角膜散光的学术观点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低度角膜散光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危害不可小觑
 
在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患者不仅期望通过手术改善视力,更迫切期待术后能够免去戴镜的不便。术后残余的散光是影响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散光度数小于1D,仍然需要配戴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由此可见,角膜散光,即便是低度角膜散光也会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脱镜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下降[5]:一般情况下,高、中、低度角膜散光均会导致白内障患者裸眼远近视力下降,而且散光度数越高,对视力的影响越大,即使是0.5D以内的低度角膜散光也会引起视力下降和对比敏感度下降。
 
降低视网膜成像的清晰程度[5]:角膜散光会影响白内障患者视网膜成像的清晰程度,1.00D的低度角膜散光大概会引起0.3%图像扭曲,当角膜散光值>0.75D时,患者会出现视觉模糊、虚影和眩光等症状。
 
影响脱镜率[5]:角膜散光对患者的脱镜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屈光误差和散光误差越高,患者越有可能戴眼镜用于远距离观看,且角膜散光误差的影响性更大。
 
因此在行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同时矫正角膜散光,是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有效举措。
 
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低度角膜散光: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更佳选择
 
从上述可知,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低度角膜散光必要且重要,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是临床中适用于矫正规则角膜散光的重要手段,《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6]指出,Toric人工晶状体的适应证为:规则性角膜散光≥0.75D,并有远视力脱镜意愿的患者。
 
研究显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通过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进行有效的低度角膜散光矫正,可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AcrySof IQ Toric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一项AcrySof T2 IQ Toric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7]研究表明:在低度散光患者中,植入低度数Toric人工晶状体组术后残余屈光度显著低于植入非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组 (p<0.01), 且术后残余屈光度≤0.25D的眼数明显多于植入非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组(p=0.03),尤其是角膜散光为逆规性散光者,差异更为明显。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组患者高空间频率视觉敏感度及视力均显著高于非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组。
 
现阶段,通过使用Toric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低度角膜散光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站在视光学角度观望现代白内障手术,参照屈光手术的标准来要求,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术后角膜散光,使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更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家琦等,《实用眼科学》(第三版),2010-8-1.
[2].Theiss MB, Santhiago MR, Moraes HV Jr, Gomes BF. Prevalence of corneal astigmatism in cataract surgery candidates at a public hospital in Brazil. Arq Bras Oftalmol. 2019 Jun 3;82(5):377-380. doi: 10.5935/0004-2749.20190071. PMID: 31166427.
[3].Wu Z, Liu C, Chen Z. Prevalence and Age-Related Changes of Corneal Astigmatism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taract Surgery in Northern China. J Ophthalmol. 2020 Sep 29;2020:6385098. doi: 10.1155/2020/6385098. PMID: 33062314; PMCID: PMC7542495.
[4].Ma W, Zuo C, Chen W, Zheng S, Xu J, Gong R, Mijiti M, Alifu K, Ding L, Lin M. Prevalence of Corneal Astigmatism in Patients before Cataract Surgery in Western China. J Ophthalmol. 2020 Aug 31;2020:5063789. doi: 10.1155/2020/5063789. Erratum in: J Ophthalmol. 2021 Jan 16;2021:4318290. PMID: 32934844.
[5].钟燕,低度散光对视力的影响及改善。《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5,9:155-157。
[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组. 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17年53卷1期, 7-10页, 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2017.
[7].Kjell Gunnar Gundersen, et al. Comparing Visual Acuity, Low Contrast Acuity and Refractive Error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Low Cylinder Power Toric Intraocular Lens or a Non-Toric Intraocular Lens. Clin Ophthalmol. 2020;14:3661-3666.PMID 33154626
 
CN-ACT-2100004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