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白内障诊疗探索有哪些新的突破?

  • 2024-01-08 17:01:00
  • 223 Views

编者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023年,白内障仍然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公众对白内障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早期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白内障,避免视力丧失的风险。2023年,《国际眼科时讯》报道了众多白内障的新研究、新进展,本篇文章将回顾这些令人振奋的突破与进步,一同见证白内障诊疗的新篇章。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面面观

白内障手术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术后眼内炎,眼内炎可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患者失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大幅降低。正因如此,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深入了解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非常重要。来自卡西姆大学的Dr. Saad Althiabi基于循证证据,全面总结了目前对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的最新观点,为更安全地进行白内障手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片


硬核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内皮的变化:超声乳化手术vs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但白内障盲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晶状体摘除是眼科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也是仅次于疫苗接种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主要目标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最少。超声乳化手术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是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来自印度的Ritu Singh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无并发症的硬核白内障(超过LOCS III级)患者分别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和MSICS手术时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更好地治疗白内障患者提供了依据。

图片



美国眼科学会强烈建议:有单纯疱疹病毒性眼病病史的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应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可择期进行的手术,但对于伴有其他眼部并发症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应该注意什么尚缺乏详细研究。来自新西兰的Haya H教授团队针对单纯疱疹病毒相关眼病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


白内障术后对侧眼患黄斑囊样水肿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白内障手术是全球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术在白内障早期阶段进行,患者对视觉效果有很高的期望。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黄斑囊样水肿(pCME),其会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据统计,临床pCME可影响约1%~2%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多项研究表明,预防性非甾体抗炎药和眼周糖皮质激素注射有助于预防高危患者的pCME。因此,识别pCME风险增加的患者对于术前推测视觉预后和开始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阿肯色大学医学院Ahmed F. Shakarchi团队进行了该方面研究,量化了白内障手术中对侧眼发生pCME的风险,并确定了风险因素。

图片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风险大增,慎之又慎则鲜有败绩

玻璃体后脱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既可以发生在正常健康人群,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眼科疾病或手术的患者中。随着老龄化日益明显,白内障手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不同程度近视对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来自日本的Ken Hayashi教授团队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Japa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


白内障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撕裂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过去几十年来,白内障手术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人口年龄的增长以及白内障发病率的相应增加。尽管白内障手术在改善视力和视觉功能方面安全有效,但可能会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和无RRD的视网膜撕裂(RT)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10年RRD发生率在0.36%至2.9%之间;人口特征(年龄和性别)、眼部合并症[晶格变性(LD)和高度近视]和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PCR)可能会增加RRD的风险。故Allen C. Ho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估计白内障术后1年内RRD和无RRD的RT的发生率,以确定白内障术后RRD和无RRD的RT的危险因素。

图片


如何减少葡萄膜炎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的炎症反应?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行之有效、安全可靠

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致盲性眼病,50%~70%的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并发白内障,是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但为葡萄膜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医生而言仍是一项挑战。当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为抑制术后炎症,术前和术后使用局部和/或全身糖皮质激素已成为常规治疗。尽管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后葡萄膜炎、双侧葡萄膜炎和与潜在全身性疾病相关的慢性葡萄膜炎,然而也伴随副作用,如胃肠道溃疡、骨质疏松症、高血糖、库欣综合征、感染和电解质紊乱。有研究报道,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提供更好的药物疗效和更低的全身副作用风险。鉴于此,Muhammad Usman Jamil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试验研究,比较了白内障摘除术后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情况。

图片


人未老,白内障先发,与氧化应激有关吗?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影响全世界4600万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为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白内障,与已知的机械、化学或辐射创伤无关,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晶状体逐渐混浊和视力下降。白内障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目前为止,尚不清楚为什么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群,在60岁以下甚至更年轻时会患各种类型白内障。既往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能是发生白内障发生的因素之一。故Hanna Lesiewska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索氧化应激与没有慢性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年轻白内障患者之间的关系。

图片


术前将干眼“清障”,可改善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结果

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最常见的眼科手术之一。据估计,欧洲每年约实施700万例白内障摘除手术,全世界每年约实施2000万例白内障摘除手术。随着各眼科中心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患者期望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优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操作并系统地降低术后屈光不正率。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重要参数之一是角膜曲率,白内障手术后约10%的屈光不正是由角膜曲率测量误差引起的。导致角膜曲率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表疾病(OSD),包括干眼。为评估白内障手术后干眼与屈光不正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

图片


不同超声频率下进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有差异吗?

眼科医生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会根据晶状体核分级调整超声波的振幅,印度学者Dr. Taru Dewan团队进行了该方向研究,发现调高超声乳化频率有助于保护角膜内皮。随后该团队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三种不同超声频率下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和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发表在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上,为眼科医生带来了诸多启示。

图片


儿童白内障患者出现斜视及眼球震颤,原因为哪般?

儿童白内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时期晶状体混浊,是儿童视力损害及致盲主要原因之一,而斜视和眼球震颤是白内障患儿可能继发的眼部异常。近期,来自斯坦福大学的Tawna L Roberts团队在Am J Ophthalmol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白内障患儿发生斜视和眼球震颤的特征和比例。

图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