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祥教授:聊聊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那些事儿

  • 2021-02-06 11:26:00
  • 884 Views

编者按:晶状体半脱位是一种特殊的晶状体疾病,可因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对视力有一定影响,尤其产生白内障后对视力的影响更明显。晶状体的“脱轨”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伴有青光眼、虹膜睫状体损伤、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因此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成为白内障手术医师甚为畏惧的高难度手术,其手术技巧、研究进展更是眼科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蒋永祥教授,就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方式、微创技术新进展,以及如何保证顺利安全地实施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最小化手术并发症的经验和看法与大家一道分享。

 
晶状体半脱位的传统手术方式
 
“白内障医生在手术时有‘三怕’:一怕小瞳孔,二怕硬核,三怕晶状体半脱位”。蒋教授介绍,面对小瞳孔和硬核的情况,只要手术技术过关便可妥善处理。然而如果想要做好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单凭过硬的技术不足以完成,还需要借助一些囊袋辅助装置或者较新的科学技术支撑,才能顺利、安全地完成手术。
 
晶状体半脱位可谓横在白内障手术医师前面的一座“天堑”,但它又是每一位白内障医生都需要面对的临床实际问题。如何把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做得更好,是大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以往由于没有好的囊袋辅助装置和科学技术,传统的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根据晶状体核的情况大都采用如下方式:
 
●如果晶状体核比较硬,大部分情况下采用ICCE手术+玻璃体切除+悬吊人工晶体/虹膜夹人工晶体或其他人工晶体固定的手术方式。
 
●如果晶状体核比较软,可行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前段切除+无囊袋支撑的人工晶体固定。
 
随着眼科各种设备的推陈出新、手术理念的不断更新,微创化手术逐步在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中崭露头角,成为当下白内障领域的研究热点。
 
晶状体半脱位微创技术新进展:技术创新&手术理念革新
 
传统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需要将晶状体挽出,将玻璃体前段切除,在手术过程当中有诸多缺点,如切口较大、玻璃体丢失较多、对玻璃体视网膜的扰动较大等。如果患者先前存在周边部玻璃体变性、视网膜变性等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如此,患者的眼睛可能会因饱受创伤而失明,对其心理带来巨大打击。
 
传统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并发症较多,十年来,眼科学家不断致力于探索如何才能够降低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并发症、减少术中对玻璃体视网膜的扰动。蒋教授结合近年来晶状体半脱位的研究进展,谈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技术创新。对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囊袋固定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至关重要,是避免发生并发症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囊袋辅助装置是该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包括囊袋拉钩或虹膜拉钩。囊袋辅助装置可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将囊袋固定后进行超声乳化,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但这仅是术中临时固定,如果术后囊袋失去固定,还会发生晶状体脱位的情况。因此,在长期囊袋固定需求的驱动下,囊袋张力环甚至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或者囊袋内张力器(Capsular Tension Segment, CTS)的问世,为这一手术难点划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理念革新。既往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将晶状体和晶状体囊袋全部摘除,玻璃体切除,手术范围较广。而现在倡导微创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尽可能保留、重塑晶状体囊袋和悬韧带隔,减少对玻璃体、视网膜的扰动,减少手术并发症。
 
技术创新与手术理念革新并举,使得晶状体半脱位的微创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伴随更好更安全的手术体验、更少的并发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视力预后和视觉质量。
 
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微创技术顺利实施的关键点
 
囊袋辅助装置为顺利、安全地完成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若要保障手术更完美,则需要将撕囊与保持悬韧带隔稳定性这两个技术达到更为炉火纯青的水平。
 
撕囊。众所周知,晶状体如果偏位或悬韧带不健全,撕囊是比较困难的。其应对之策除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还可使用飞秒技术进行前囊切开。如使用LenSx飞秒激光做前囊切开,不仅能够控制撕囊大小,还可以控制撕囊部位,这样大大减轻了医生在手术操作时对撕囊步骤的压力。
 
保持囊袋悬韧带隔稳定性。既往手术时需要用重力灌注,通过瓶高来控制眼压。术中进入到眼内操作时,有可能眼压较高,使得悬韧带隔下压,玻璃体脱出。在启动超乳步骤时,前房变浅,玻璃体脱出,此时如果误吸到玻璃体,就会产生明显的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导致视网膜裂孔、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科技助力,安心、省心、放心,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更有信心!
 
蒋教授指出,既往自己在做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时曾有很多困扰:其一,切口比较大。鉴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眼部结构的特殊性,一度不敢在前房中或囊袋里行超声乳化,而是做一个较大的切口将晶状体挽出。对于较大的切口,必须得缝合,且术中眼球的密闭性较差,甚至会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其二,如何保持晶体悬韧带隔的稳定性。如果悬韧带隔稳定性不佳,玻璃体就会脱出,无法维持前房,继而导致较多并发症。
 
在近几年的工作当中,蒋教授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尽可能地避免这些手术并发症。如使用囊袋辅助装置,在撕囊时固定囊袋,使其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在超乳过程中保证其不会坠入到玻璃体腔中,且玻璃体也不会从缺损口脱出到前房,大大降低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其次,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爱尔康公司的主控液流技术,维持前房处于较高的稳定状态,对玻璃体的扰动更少。临床实践证实,应用这些技术,并发症确实大大减少。
 
提及当下这些科技与技术创新,蒋教授深有体会、赞不绝口。在眼科手术技术革新方面,囊袋辅助装置的应用令人欣喜,2018年蒋教授采用MCTR鱼尾状植入技术进行手术,大大降低了囊袋张力环对晶状体囊袋的牵动,提升了手术成功率。然而更吸引蒋教授的是,手术仪器和器械方面的改进给手术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尤其以LenSx飞秒激光和超乳仪器Centurion和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的应用更令他印象深刻。
 
LenSx飞秒激光:LenSx飞秒激光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当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个性化制定撕囊口的范围,使撕囊口大小相对可控,有效避免撕裂的发生,囊带完整性更佳。
 
▼飞秒激光辅助MCTR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
 
超乳仪器Centurion和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既往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在超声乳化过程中,医生需要在手术的同时,兼顾适时调整灌注、抽吸和负压参数,对眼内的流体动力学情况作出预估,维持前房的稳定性,无法一心专注手术,使手术效率大打折扣。
 
Centurion主动液流控制系统能够动态优化每个手术步骤,新的液流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前个性化设置并恒定维持相对稳定的眼内压,手术过程当中,医生无需过多担心眼内压的问题,省时又省心。
 
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通过内置于手柄中的感受器实时监测前房液流变化,配合Centurion主动液流技术,实现术中卓越的前房稳定性,显著降低浪涌,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除了对前房稳定性的有利影响,其对囊袋悬韧带隔的稳定作用更好,同时对角膜内皮、对周边组织的扰动更少,使患者术后反应较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病例视频
 
通过几个月以来的体验,蒋教授对Centurion主控液流系统和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当中的应用充满信心。他不由得感慨,正因为有了LenSx飞秒激光,有了Centurion主动液流技术和Active Sentry主控液流传感手柄这样的手术设备,大大提高了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成功率、提升了手术效果。蒋教授坦言,有高科技辅助,现在做晶状体半脱位手术越来越有信心,手术更加得心应手。
 
总 结
 
一直以来,晶状体半脱位手术难点重重,使得白内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如履薄冰、备感棘手。如蒋教授所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手术理念的革新,打造了一个更安全、高效、智能的手术平台,将白内障疑难手术当中的难点层层化解、逐个击破,助力白内障医生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手术,使患者免除眼疾折磨,留得光明长存!
 
2020年新冠疫情打乱了大家正常的工作节奏,在全国人民和所有眼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艰难时期已经过去,2021年非常值得期待!希望新的一年,新冠疫情远离大家,所有眼科医生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完成工作,履行守护光明的职责。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祝各位眼科专家、眼科同道,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平平安安过个好年,期待2021有更精彩的发挥,新的一年将有更辉煌的成就!
 
专家简介
图片
蒋永祥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白内障组副主任
上海医学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
研究方向:晶状体悬韧带病变的基础和临床
 
文档编号CN-CNT-2100004
有效期:2021.02.03-2023.02.03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